21日,夏至。“夏至三庚数头伏”。天文科普专家介绍,今年入伏时间是7月11日,“三伏”时长40天。这是从2015年起,连续7年的“三伏”都是40天。
俗语说“热在三伏”。伏的日期也是按照干支纪日来推算的。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科普专家林愿介绍,从夏至日算起,第三个天干为“庚”的日子叫初伏(也叫头伏),过10天逢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也叫二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也叫三伏),总体叫“三伏”。
初伏与末伏固定是10天;中伏的时间则不固定,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这主要由夏至到立秋之间一共有几个庚日来决定:有四个庚日则中伏到末伏间隔为10天,有五个庚日则间隔为20天。
每年“三伏”大概在公历7月中旬至8月中旬之间,具体到今年的“三伏”来说,7月11日至7月20日为初伏,7月21日至8月9日为中伏,8月10日至8月19日为末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