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晚报记者 念楼)昨从坊前派出所获悉,民警快速破获一起以租停车位为名实施的诈骗案,帮多名受害人追回了钱款。
市民朱先生在新吴区某大楼上班,每次开车到大楼附近就要为停车烦恼。朱先生反映,这栋大楼里公司很多,这几年开私家车上班的人越来越普遍,但是大楼本身配套的停车位有限,于是找车位成了上班前的“必修课”,楼里没空余的车位只能去周围寻找,有时转来转去停得老远,既费时间又影响心情。前阵子听同事说,大楼保安队长手上有两个空余车位能出租,朱先生毫不犹豫添加了对方微信。对方说一个车位一年费用为1500元,朱先生当即定了一个车位,并转账给对方两年车位费。可之后左等右等,保安队长迟迟不把车位信息给他,朱先生仍旧为停车伤脑筋。半个月后,他向大楼物业询问租车位的事情,得知大楼里已无可出租的车位,而且那名保安队长早已离职,朱先生随即报警。
没过几天,在该大楼上班的张先生也向派出所报警,反映了同样的遭遇。张先生为停车位支付了5000元,他说以前在大楼里看见过这名保安队长,加上是公司里分享的租车位消息,有的同事确实租用了停车位,所以一开始信以为真,压根没想到会是场骗局。
根据朱先生和张先生提供的微信聊天信息,民警抓获了嫌疑人陈某某。此时陈某某已将微信收款记录等内容删除,试图掩盖自己的所作所为。警方通过技术调查,发现陈某某还有其他不明收款记录。经过逐一核实,民警共找到了包括朱先生等人在内的7名受害人。这些受害人在同一栋大楼内不同公司上班,有的人是自己租车位,有的人还同时帮朋友租车位,而且一次性租好几年,其中最多的一人支付了8000多元车位费。
据调查,50多岁的陈某某日常花钱大手大脚,去年他离职后渐渐花光了积蓄。陈某某之前在大楼里工作时认识了不少公司里的人,也深知该大楼停车紧张,于是他利用手头“人脉”,发微信虚构自己有两个车位,询问周边有没有人要租停车位。骗得共计2.8万多元钱款,都被他用于挥霍消费。案发后,民警追回所有钱款并发还受害人,陈某某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办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