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全市首例:劳动争议调解室搬进务工人员集居区

  本报讯(晚报记者 陈钰洁)傍晚,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内,忙碌了一天的工人们陆续回到所住公寓,迎面看到的,是由惠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组建的“青年仲裁员志愿服务队”正在公寓楼公共区域开展“志愿普法”活动。劳动合同怎么签订、加班工资怎么发放,有了劳动争议该怎么做……一个个常见的问题迅速吸引了刚刚下班的工人们的关注,早就准备好了的青年仲裁员志愿者们则耐心进行着解答。

  近期,经与惠山经开区社会事业局积极联系和密切协作,惠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在集聚区公寓内建设了无锡首个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劳动争议调解室,实时开展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推动建立完善企业劳动争议预警机制,指导企业完善规章制度,协助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

  “有企业的地方就有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有员工的地方就有维护合法权益的要求”,惠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位于无锡市西北部、惠山区中北部,涉及东区(前洲)和西区(玉祁)两个片区,辖区涉及企业15家,有2000多名职工。考虑到工业转型集聚区周边公交线路安排仍待完善,职工平时外出需要花费较多时间,他们决定把劳动争议调解室搬进职工宿舍,让外来员工不用出门就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劳动法律法规,同时也为工业转型集聚区入驻企业提供即时的法律咨询与仲裁建议。

  据了解,“集聚区公寓劳动争议调解室”吸收了辖区内企业工会和人力资源部门的代表担任调解员,参与并共建集聚区预防调解工作。在调解室门口,除了张贴有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内容外,一只名为“青春信箱”的邮箱特别引人注目。该负责人介绍,“青春信箱”面向公寓楼内全体职工开放,职工无论有什么疑惑或是心声,都可以通过“青春信箱”进行表达。惠山区仲裁院和经开区社事局的人员将定期与集聚区公寓调解室的调解员们一同对员工诉求进行集体分析和及时反馈。

  从市人社部门获悉,新建或完善一批以“集聚区公寓劳动争议调解室”为代表的面向基层、面向一线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是本年度“仲裁服务月”的服务内容之一。自上月以来,全市已开放17场仲裁庭审以案说法、成立8支青年仲裁员志愿服务队、联系重点企业204家,力争以更优质的服务推动构建全市和谐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