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携笔从戎,强军有我!

无锡学子圆梦军校

  潘俭

  周万晶

  彭跃昕

  青年人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奋斗。今年,不少锡城高考学子选择携笔从戎,圆梦军校。近期,来自国防科技大学、陆军装甲兵学院等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已经陆续寄达,这群以一腔热血投身强军事业的学子对充满挑战的大学生活已然做足准备。

  以兴趣为灯塔,照亮强军梦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2021届毕业生潘俭被国防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录取,他的求学之路可谓“理想照进现实”。

  小学四年级在央视纪录频道看到一部有关生物的纪录片后,潘俭对生物化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份兴趣一直延续至今。班主任汪俊称赞潘俭是一名“学霸型选手”,兴趣与学习互为催化剂。潘俭更能静下心来钻研,他的化学优秀在年级中出了名,很多同学会向他请教化学问题。

  敲开国防科技大学的门并非易事,对此,潘俭笑言自己因信念笃定反而心态很好,保持“徐徐图之”的学习状态,并未有太大起伏。高考发挥稳定,最终成绩给了他填报国防科技大学的底气和攻读理想专业的机会,如今他对未来充满向往。“国防科技大学的科研氛围浓厚,管理严格,我希望在这里能够把科研和实践结合,努力为强国强军作出贡献。”潘俭的家人也很支持儿子的决定,他们表示,孩子能够进入他一直以来渴望的专业学习,更有机会为社会和国家贡献力量,作为家长必然全力支持。

  在军事类大学读书并非一条容易的路,潘俭深知这一点并做好了“长线作战”的准备。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潘俭眼前一亮,朴素的设计展现军校务实的作风,他也下定决心务实走好大学路,将“因热爱而坚守,为家国而奉献”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把本专业学好是我的首要目标,将来会争取继续攻读研究生,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投身强国事业。”

  “军校梦”在日常生活中生根发芽

  “加入我们成为‘陆战之王’”,陆军装甲兵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中,这句简洁而热血的话让梅村高级中学2021届毕业生周万晶深受触动。采访得知,周万晶被陆军装甲兵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装甲兵侦查分队指挥)专业录取,“随通知书一起寄来的还有一个手工坦克模型,虽然小巧,但让我感觉庄重而宏伟。”周万晶说,大学生活会有很多挑战,他也会尽全力走好每一步,以最好的状态为强国事业做贡献。

  周万晶冲击军校的第一次尝试是报名参加海军招飞,虽因鼻炎没能通过体检,但他的“军校梦”没有因此熄灭。高考结束后,周万晶再次参加了体检,在体检通过后立即填写了提前批次志愿,冲击军校。周万晶妈妈告诉记者,一家人做好了两手准备,为普通批次志愿填报和提前批次填报都做了功课。高二时期,周万晶就曾跟自己的妈妈吐露心声,自己内心有远大的目标,想做轰轰烈烈的大事。“本以为是孩子无意间的玩笑话,没想到他现在正在一步一步努力迈向自己的目标。看到孩子的‘军校梦’开花结果,一家人都很激动也感到光荣。”周万晶妈妈说。

  “军校梦”在周万晶的日常生活中生根发芽。同学舍友间的闲谈让他关注到军事领域,逐渐憧憬起军校,阅兵大典更让他心潮澎湃。“外公曾经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应征参军,每次见他都能从他身上感受到军人的精气神。”周万晶提到,外公已经70岁了,但身体很健康,上山下山、干农活都不在话下。“外公一直为自己是一个军人而骄傲,家中也一直立着装有他军人时期照片的相框,得知我录取军校,他也十分激动。”

  在部队中长大,厚植“军人情怀”

  “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简洁大方,展现了军校的气质。”被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的无锡市第一中学2021届毕业生彭跃昕说。面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彭跃昕已经做好了“被磨炼”的准备。

  彭跃昕的父母都是军校毕业,而他也自小生活在部队,听着响彻部队大院的国歌声长大。“每天早晨,旗手都会扛着国旗从大道上走过,升起国旗。小时候只觉得他们很帅气,后来懂事了,我也明白了军人的职责和使命。”彭跃昕回忆说,父母经历和部队生活的记忆扎根在他的心底,因此在高考后,他将军校纳入了志愿填报的考虑范围。彭跃昕妈妈告诉记者,得知孩子有报考军校的想法时,他们十分激动,全力支持。

  被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在彭跃昕一家人看来是最好的结果。志愿填报时,他们综合考虑了分数、兴趣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对录取结果很满意。“孩子的物理和地理成绩很好,自小对航天领域感兴趣,如今也算如愿以偿。”彭跃昕妈妈说,志愿填报前,他们也告知孩子可能会面对的挑战,他仍然坚定填报了,相信他能够在大学收获满满。

  彭跃昕录取军校的消息让学校、老师和同学都很兴奋和自豪。他的班主任高蕙兴奋道,彭跃昕是班上最早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学生,一直以来心系国防相关专业的他如今得偿所愿。将加入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行列,相信他不会轻易向大学即将到来的重重挑战低头,砥砺前行。

  (杨涵 实习生 吕姝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