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巧芬
暑期,是学生最快乐的时光,也是休闲娱乐的好机会。借此机会,我带着小记者们跟着“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书画全才”“旅游美食博主”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宋代大才子——苏东坡一起来了一场舌尖上、心灵上的旅程。
这次和小记者们的行程有整整六站:眉州、凤翔、黄州、杭州、惠州和儋州。一路上,我们一起发现美食,一起品读大文豪的诗词,一起感受他的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第一站:眉州
第一站,我带着小记者们来到了眉州——苏轼的出生地。眉州风景如画,美食更是十分诱人。欣赏了眉州风光,我带着小记者们“入乡随俗、忆苦思甜”,“品鉴”了苏轼小时候和他的弟弟苏辙常吃的“三白”之饭(一碗白米饭、一碟白萝卜、一撮白盐)。之后视频中播放的四川经典名菜——火锅、川菜、钵钵鸡……更是引得小记者们尖叫连连。趁着孩子们兴致高昂,我给他们补充了苏轼进京参加科举考试时与自己的伯乐欧阳修之间的故事,拓展他们的课外知识。
第二站:凤翔
接下来,我带着小记者们跟着平步青云的苏轼,来到他走马上任的第一站——陕西凤翔。从眉州出山,一路扶摇直上,苏轼也来到了他的入仕期。在凤翔,他度过了人生最平顺的一段时期。他领着百姓抗旱、祈雨,在解除旱情后,他命人宰羊做羊汤与民同庆。同甘共苦后一碗暖人心脾的羊汤无疑是最好的慰藉。通过视频,鲜香浓郁的羊汤一下就勾出了孩子们胃中的馋虫。旅途中品尝美食固然重要,但跟着大文豪出游,赏析诗词也不能落下。《和子由渑池怀旧》是苏轼在凤翔写下的七律名篇,全篇一气呵成,涌动着散文的气脉。在赏析过程中,苏轼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
第三站:黄州
“吃饱喝足”,小记者们随着苏轼一起来到了黄州。小记者们疑惑极了:顺心顺意的苏轼为何会被贬到黄州呢?顺水推舟,我将苏轼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乌台诗案”娓娓道来。小记者们听得津津有味,听到精彩处还频频点头。故事中,孩子们了解了苏轼虽然被贬黄州,但他依旧豁达乐观。下不起馆子,他就自己钻研美食,从杨梅到猪肉,从烂糊面到烧烤,无一能“逃”出他的饭桌。在这一阶段他独创了国宴硬菜——东坡肉。
“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视频中诱人的东坡肉更是让孩子们在饭点来临之际忍不住垂涎欲滴。
第四站:杭州
在音乐声中,小记者们来到了闻名遐迩的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从古至今深得人们的喜爱。其实,杭州之所以这么有名还要归功于苏东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词中,小记者们漫步在西湖边的“苏堤”上欣赏着西湖的地标性建筑——三潭印月,微风徐徐,让人不禁心旷神怡。
旅途中,我带着小记者们逛了东坡文创旅游商城:“东坡肘子”“东坡饼”“东坡鱼”“龙井虾仁” “子瞻帽”“东坡壶”……有声有色的课堂让小记者们身临其境。
第五站:惠州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这一次,我们的小记者们随着苏轼一起来到了1091年的广东惠州。那时的东坡只带着小儿子和夫人王朝云上路了,再次贬官、一路向南,不允乘船。面对这些苛刻的条件,东坡一路艰辛却又透着乐观。一路上,他并没有悲观消极,反而积极创作美食,宏志鸡、羊蝎子锅底、东坡汤……应有尽有。小记者们也不禁为苏轼的这份豁达点起了赞!
第六站:儋州
行程将要接近尾声,最后一站,我们的小记者们来到了儋州。儋州一派荒凉,形单影只的苏轼一路仕途颠沛流离。但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依旧努力生活,保持着一份轻松雅致的心情。小记者们被他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
这次旅程,我们的小记者们品尝了苏轼发明的美食,欣赏了他创作的诗词,但更值得他们铭记于心的是他——豁达乐观、自信一生的品质。“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雨晦,作为新时期的少年,我们亦当一往无前、从容自信!
(作者工作单位:无锡市东 实验学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