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走进惠山古镇顾洞阳先生祠,意外发现堂前的“两朝忠节”匾额焕然一新,吸引大批游客驻足观赏。从惠山古镇景区管理处园艺景观部部长金石声那里了解到,近几年惠山古镇的微景观修缮工程一直在陆陆续续地分阶段进行。为了迎接锡惠公园建园70周年,近期更是集中投入人力和物力针对园内各处文化微景观进行修缮出新,致力于将文化微景观维护在最佳的状态。
惠山古镇有“无锡历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馆”的美誉,除了天下第二泉、寄畅园等著名景观之外,牌匾楹联随处可见,转角处、小径旁碑刻众多。据了解,惠山古镇里牌匾楹联有100多处,碑刻更是多达600多处。它们中的大部分位于室外环境中,长期经受风吹日晒,缺失破损的情况时有发生。
碑刻和牌匾的修复工艺相差甚多,“碑刻的修复一般先是清洗表面的浮尘,然后针对文字和花纹进行细致的清理,这样才能保证字口的清晰。”金石声介绍,“拓片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我们要尽可能保留其中的文化信息,最后是填色拍黑,特殊情况我们也会做一个保护罩,一是可以提升观赏感,二是尽可能防风化,避免涂刻和雨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中丞庙里的五块碑刻正在进行修复,预计9月底可以完工,赶在十一黄金周之前与市民和游客见面。
牌匾的修复并不是简单地把残缺的部分补全即可,而是需要整块重新制作。金石声解释道:“制作一块好的牌匾需要的是天时地利人和,除了传统手艺人的匠心制作,天气也是影响因素,一般黄梅天气最为适宜,空气里湿度充足且日晒少有利于阴干。”此次微景观的修复,惠山古镇依旧坚持采用古法制匾,在最大程度上保留牌匾的文化价值。
除此以外,描字工程也是此次微景观修复的重要工程之一,主要是将惠山古镇中大大小小的石头或砖块上涉及的文字进行重描。(殷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