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焦点新闻

省内四家国家级示范基地倷伲占俩

残疾人职业培训,“无锡经验”含金量高

  博凡开展残疾人职业测评。

  爱德为残疾人开设紫砂培训班。

  昨从无锡市残联获悉,刚出炉的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评估结果中,无锡有两家基地获得示范级称号。江苏省共有四家基地获此殊荣,无锡市博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凡”)和宜兴市爱德培训学校(以下简称“爱德”)占据其中两席这也标志着无锡的残疾人职业培训走在了全省前列。

  王芳、蔡春英的自食其力之路

  昨天,有轻微智力障碍的王芳(化名)终于成为全球连锁快餐企业的正式员工。经过前段时间的试用,企业对她很满意,她也找到了自信。而几个月前,即将从特殊学校毕业的她由妈妈陪着去招聘会上找工作,她和招聘企业的人事专员没接上两句话,就哭着跑了出去。王芳的妈妈介绍,王芳平时非常腼腆,在学校也很少和人交流。全家人对她这样的状况很担忧,怕她找不到工作。

  好在无锡有残疾人求职培训,博凡的工作人员得知王芳对园艺很感兴趣,就在园艺课上开始和她交流,让她愿意开口说话。在培训中还有模拟面试环节,通过面试官和求职者的角色互换,让她慢慢熟悉招聘形式,不再抗拒交流。在后来的两次招聘会上,王芳越来越自信,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岗位。获知她国庆假期后正式上岗的消息,博凡的培训老师汤春燕也替她高兴。

  在宜兴,用单手续写人生故事的蔡春英则是爱德学员的榜样。1992年,年仅20岁的蔡春英,左手因一次意外事故被齐根切下。看到身边亲友不少都是制壶行家,蔡春英也想学。可是灵巧的双手对于陶艺从事者来说至关重要。一只手制壶,无人能教,她的学艺之路迟迟无法开启。

  2003年,爱德对外招收陶艺班学员,蔡春英成为学校陶艺培训班的一员。作为班里唯一一名上肢残疾的学员,授课老师一步步帮她寻找适合单手的制作方法。“残缺的左胳膊将壶坯抵在胸前,右手拿一把竹刀修整”,这是蔡春英制作时独特的场景。她参加江苏省第四届技能比赛荣获陶艺组一等奖;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她应邀为中外嘉宾现场表演单手制作紫砂壶的技艺;中央电视台对蔡春英进行了专访。“每当遇到创作瓶颈或参加国际国内陶艺大赛前,我都会回到爱德,向大师们继续学习”,在蔡春英看来,爱德是她的娘家,助她在紫砂技艺上不断精进。

  博凡、爱德的独具特色经验

  42项职业技能培训,10项就业技能培训,22项生活技能培训,岗前适应性训练、残疾人在岗培训、职业技能竞赛及训练、职业能力测评、企业雇主培训班、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在博凡的培训项目上,各类针对残疾人及相关企业的服务列出了长长的表格。每门课程都面向残疾人进行了需求调查,许多课程都是独家开发。近十年,博凡每年都会针对残疾人的各类培训进行课题研究,并把这些经验进行无私分享。

  考虑到残疾人出行较为困难,博凡打造了可移动的智慧教室。他们配备了60台笔记本电脑,老师来到离残疾人最近的街道进行培训。今年在安镇、东亭等街道,他们尝试开设了电子商务等课程,大大提升了残疾人培训的参与率。

  宜兴市爱德培训学校成立18年,这个月的18日,为期九天的非遗培训即将开启。爱德致力于打造陶艺培训等特色品牌,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以“紫砂文化助残”这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以“非遗”传承为目标,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融入文化产业,服务同步小康,其成效在残疾人提升技艺、弘扬文化、晋升职称、竞赛获奖和促进就业、助力创业等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

  该校校长王志荣介绍,学校每年培训各类人员约800人次,培训合格率90%以上,就业率75%以上。国际残疾人陶艺比赛的参赛选手都是宜兴人,每一届都拿下了金奖。从2018年起,学校依托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季畅园紫砂艺术馆,组建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季益顺领衔、省陶艺大师赵曦鹏主讲的“非遗”培训师资团队,以培养紫砂工匠为总体目标,每年举办一期“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提高培训班,系统开展了“梅、竹、松、桃”为主要内容的“非遗”培训。周亚芬等5名学员的专业技术职称得到了晋升;胡阿中学员被评为江苏省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艺博杯”2020年江苏省残疾艺术者陶艺创意设计大赛,蔡春英等4人获金奖、陈小清等10人获银奖。

  走在前列

  期待更多“示范”出现

  去年一年,仅博凡就接待了70多批参观者。许多外省市对无锡残疾人培训课程的设置及开发很感兴趣,纷纷来无锡“取经”。“都是同行,汲取我们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对他人来说可以算捷径”,博平的负责人胡梦平表示,能让别人少走弯路,最终的受益者是残疾人,他对此毫无保留。

  无锡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启动的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评选中,江苏省共有四家获得示范级评级,博凡和爱德占了其中两席。纵观入选基地名录,大部分都是特教学校或依托于高校的公办学校,其中博凡第一次获得示范评级,是所有参评机构中唯一一家民营机构,含金量非常高。爱德则在2018年就成为首批示范点,本次再次入选,也是唯一的县市级示范基地。

  这也从侧面显示,无锡残疾人就业培训成绩突出。无锡还会依托这些示范点,成立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培训基地。“往年,岗前实训之类都要去企业借场地,但会占用企业资源,对他们正常的生产有影响,所以培训规模不会太大”,市残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通过示范基地,就能常态化开展种类培训,促进培训方式和模式的改变。他们也期待未来能培育出更多的示范基地,扩大社会参与度,更好地契合残疾人就近参与各类职业培训的需求。

  (晚报记者 黄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