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针对老年人的所想所需“对症下药”,建设养老、适老、孝老、敬老的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记者连日来走访了一些老人和社区,发现“精准+个性”的适老化改造、乐龄助餐服务、“3分钟休闲健身圈”等建设都已提上日程,正从方方面面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居家养老如何过得安全又便捷?
【烦恼】
熟悉的家也有这样那样的“不方便”
“我的脊椎在几年前做过两次大手术,腰不是很好。没东西扶一下,坐下去就站不起来。”钟阿姨无奈地说,因床边没有借力处,有时从床边站起来都要攒半天劲儿。而谈及“老人味”,吴老伯不好意思地说,他身边有很多高龄老人基本上半个月才洗一次澡,就因为害怕自己在洗澡中感冒受凉或发生滑倒摔伤等意外。
不少老人无奈地说,现在的居住环境对他们“不友好”,比如进出浴缸抬不起腿;地砖不防滑易滑倒;室内通道几乎被柜子和杂物占满,轮椅、担架等无法通过……
【样本】
“精准+个性”的适老化改造深受欢迎
水秀新村是典型的老新村,老年人口占社区居民总数的34%,室内布置不合理、设施老旧、线路老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老人们的居家安全。近三年,社区每年都会走访摸底,将符合条件的老年家庭上报适老化改造项目,通过局部改造为老人们营造安全、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
敲开家住水秀社区76岁老人陶萍芝的家门,她就迫不及待地展示起经过适老化改造后的卫生间。小小的卫生间干净敞亮,地上铺了防滑地砖;高度合适的节水马桶周围安装了U型多功能上翻无障碍扶手;淋浴间里也装了扶手,还有可折叠的助浴椅。陶阿姨最满意的就是新装的台盆和镜柜,以及集照明、取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集成吊顶。据了解,将浴缸改成淋浴,增添扶手、助浴椅、防滑垫、适老化台盆、智能马桶等设施,在改造“清单”中最受老人欢迎。
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辅助器具适配、安全智能照护……适老化改造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无需大拆大建,只是增添一些用心的“小细节”,就能让居家养老无忧,广受老年人的好评。“由专人对老人日常起居、生活习惯和居家环境评估后,老人可按需‘点单’,以‘改造+适配’的灵活组合,‘一户一案’确定改造内容。”滨湖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内容总清单涵盖家居、家装、智能照护等八个大类127项,每户享受最高达8000元的改造补贴,费用为全省最高。
作为无锡首个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滨湖区自2019年以来就连续三年将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列入惠民实事工程落实推进。前两年,全区共完成516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今年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把享受居家援助服务的老年人也纳入改造对象,为全区300户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安全、便利、舒适的晚年生活。
城郊接合部的养老助餐如何解决?
【烦恼】
“买汰烧”却力不从心,如何解决吃饭问题?
对不少独居老人而言,三餐是困扰他们的一大难题。陈老伯的子女平时在城区工作,周末会抽空来看望老人,但平时因工作忙碌无法照顾老人三餐。老人不想麻烦子女而选择自己“买汰烧”,但随着年龄渐长,愈发力不从心。“如何按时吃上饭、吃得饱、吃得好”是很多老人尤其是高龄和失能老人的“刚需”问题,这一问题在老人散居的城郊接合部尤其突出。
【样本】
“乐龄厨房”助餐服务实现村村全覆盖
“今天吃炒三鲜、虎皮凤爪、青椒豆芽、冬瓜虾皮汤……自己只要掏四块钱,味道也不错”,18日中午11点,家住惠山区洛社镇正明家园的王士兴老人和同伴一起,准时来到设在小区内的“乐龄厨房”取餐。章老伯多年前因中风瘫痪,长期依靠轮椅;老伴三年前做了膝关节置换手术,腿脚也不利索,再自己“买汰烧”显然不方便。得知这一情况后,惠山区华圻村“乐龄厨房”靠前服务,将章老伯家设为丁章巷的分餐点,每天准时送餐上门,此举也方便了附近有需要的老人前来取餐。
参与“乐龄厨房”服务的惠山区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任何建华介绍,在“乐龄厨房”吃一餐饭,包括散居五保户、低保家庭、重点优抚对象、失独家庭老人等在内的“五类老人”自理费用是3元/餐,普通高龄老人4元/餐,与10元标准的差额费用由政府承担一部分、爱心企业赞助一部分。这样,有需要的老人能以极低的价格享受到“乐龄厨房”的助餐服务。据统计,当天11点半前已有1200多份助老午餐被准时送到每一位老人手中。
“与市里情况不同,地处城郊接合部的洛社镇老年人居住较为分散。”洛社镇民政科工作人员叶熙雯表示,为更好地解决困难老人、特殊老人、高龄老人日常用餐难的问题,洛社镇于2018年开始探索开展老人助餐工作。三年来,按区域在石塘湾、洛社、杨市片区布局建成4个中心厨房、23个助餐点,并注册商标“乐龄厨房”,开展品牌化服务,现已实现老人助餐村村全覆盖。截至上月,“乐龄厨房”已累计助餐30.3万余人次。
公共空间如何提升“老年友好度”?
【烦恼】
楼梯爬不动,没有活动场地
家住春潮园一区的张茂兴夫妇都已60多岁,每天爬楼梯对他们来说都是“折磨”。73岁的华水泉平日喜欢和几个老友打牌聊天,却没有合适的活动场所。“在楼下打吧,风吹日晒雨淋,底层住户还嫌我们吵;去社区活动中心吧,路又太远。”
在锡城,很多老旧小区都存在年久失修、基础设施不全的问题。老人们希望除了保障最基本的衣食住无忧外,周边环境的配套设施也能更好地“跟上”他们的需求。
【样本】
电梯、“3分钟休闲健身圈”已提上日程
房龄20多年的春潮园一区是一处安置房小区,楼内没有安装电梯。家住71号楼的张新良无奈地说,平时和邻里的交流中,老人们抱怨最多的问题就是爬楼太辛苦,只得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于是,张新良呼吁邻居们一起加装电梯,社区配合做通了71号楼每层住户的思想工作。8月,《无锡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开工备案通知单》顺利下达,加装电梯的工程也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目前地基已打好,准备安装框架,预计12月底就能完工。据了解,春潮园一区70号楼和72号楼加装电梯的计划也已安排上,预计明年开工。
最近,春潮园一区新增了两处老年活动室,还规划了9处小游园、16条健康步道和5条长廊在内的多处公共区域的适老化改造,为老人打造“3分钟休闲健身圈”,提升小区老人活动空间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晚报记者 潘凡 黄振 殷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