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看无锡

江阴马蹄酥

  江阴马蹄酥具有酥香松软、味甜油润、入口即化的独特口感,深受历代江阴百姓的喜爱,是江阴名点,并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赵福州日前接受采访表示,传统的江阴马蹄酥是豆沙口味,现在推出了枣泥、百果、核桃等口味,并有低糖、少油、小型化等改良产品,外皮酥香,内馅香滑,闻起来芳香扑鼻,尝一口齿颊留香。

  在赵福州的生产车间,面粉、豆沙、枣泥、莲蓉、绵白糖、植物油、核桃仁、松仁、瓜仁等全部是当年的新鲜产出。现场制作采用上等面粉、赤豆为原料,果仁、芝麻等为辅料,通过揉油糖面团、制酥油面团、包糖油酥、包豆沙、撒芝麻、擀酥坯、制马蹄印、加瓜仁等工序,微火烘烤出炉。品料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烘制虽烦,必不敢省人工。

  大学毕业后选择学习“马蹄酥”制作工艺的高梦婷说,她已经学习了4年。她表示,马蹄酥松软可口,再现延陵古邑的智颖聪慧。

  马蹄酥源于明朝,原名马苏饼。1645年,江阴军民抗清九九八十一天,击败清廷三王十八将,全城无一人降者。为纪念罹难军民,江阴的点心师傅在马苏饼的基础上加以豆沙饴糖发酥的工艺,因其四周厚、中间薄,形如马蹄,且口味以酥为主,遂改名为马蹄酥。

  赵福洲表示,作为传承单位的苏之酥创办于1998年。为了制作出更健康、绿色的糕点,他们摒弃高油、高糖的口感,在原料上不断升级,重金聘请了产品研发团队,选用更加精良的生产原料,使得马蹄酥的口感更醇香可口,老少皆宜。 (晚报记者 宋超/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