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8月,云林街道一名年老且患有精神疾病的刘姓被保险人员,从颐养院私自向外攀爬导致溺亡,当地社区的民政信息员第一时间向派出所报案并走鉴定流程,保险公司核实后将赔偿款31000元上门赔付至刘某家属。这是锡山区为全区所有困难家庭购买的“和谐家园”综合保险发挥的作用。据悉,这是全市首个全域性“兜底”购买保障的民生举措。记者从锡山区民政局获悉,从2020年5月至今,锡山区慈善会共为1143户家庭参保,为辖区特困家庭送上及时暖心的帮扶。
锡山区统保的“和谐家园”险截至目前共出险3次,出险对象多为无法知晓、无能力知晓自身保障信息的特殊人群。过去,社会救助主要实行“依申请救助”,当群众遇到困难了,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再调查核实,符合条件给予兑现。但基层民政信息员在实践中发现,一些群众受自身能力所限,不了解相关帮扶政策,想不到或者无力去主动求助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一些智力残疾、精神障碍等特殊困难人员家庭,他们不太可能主动了解救助申请或者是保险购买兑现的流程,都是每个社区的民政信息员或者网格员一家家走访后主动建档立卡,为这些家庭登记服务并第一时间帮忙联系兑现。”中国人保锡山支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郭松龄介绍,为此,公司特地为锡山版“和谐家园”综合保险设置了“困难群众优先”的服务机制,并在内部流程中配备了服务专员跟进保险条款的兑现落实,确保这些在语言或是意志等层面存在特殊状况的困难群众及时享受到救助。
据了解,在锡山,“和谐家园”综合险全覆盖推进对于困难家庭来说有如及时雨,无论是突发的火灾、台风、冰雹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家庭财产损失还是因外力导致管道破裂引发的居家装潢损失,以及自身的人身意外、第三者责任,都有一定程度的保障,最高赔付上限为30万元。
(陶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