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将至,锡城的空气被桂花熏染得香香甜甜。虽然今年的桂花开得有些迟,却正好与一味刚刚成熟的美食不期而遇——最近正是马山香梗芋批量上市的时节,一碗桂花糖芋头可是吃货们秋天的“标配”。
在马山西村社区,家家户户的自留田里几乎都种植了马山香梗芋。这几天,村民们正在地里忙活着收芋头。据西村“资深”种植户鲁建耀介绍,他们早上7点多就到地里忙活了,芋头收割很费人工,需要经过砍、挖、剥、去根等步骤。“今年雨水足、光照好,产量高、籽块大,亩产估计能有3000斤!价格在每斤6-8元。”鲁建耀的脸上挂着丰收的喜悦。
据史料记载,马山种植芋头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清代诗人陈玉基有诗句赞道:“马迹芋头大如盂,肌理细腻风味殊。山人直当青精饭,一饱炙背百不如。”在马山独特的温润小气候的滋养下,加上适宜生长的沙壤土,形成了马山芋头梗红绿叶、形大黄皮、红芯白肉的特点,口感软糯、细腻、结实,芋香浓郁,因此获得了“香梗芋”之美名,加上其具有清热化痰、消肿止痛等药用价值,深受人们喜爱,誉满江南。民间还相传吴王夫差对马山芋头特别钟爱,故作为贡品。
据了解,马山现有约400亩芋头地,主要分布在西村、和平、万丰等社区及马山蔬菜公司。其中以西村村民最喜欢种芋头,这里的芋头品质也最好。早在2003年,香梗芋便成为西村社区的“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2016年,马山芋头还获得由原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2018年更是获评最受市民欢迎的“无锡优质农产品”。
当地的农户告诉记者,马山香梗芋对土壤的要求十分严苛。240天的生长周期,采用轮作休耕的方式种植,一般一块地种植一季需要两年休养,这样产出的芋头才能保证质量。在采收芋头的时候,会挑选品质、品相较优的留作芋种,存放在干燥保暖仓库或室内,等来年3月再取出种植到优质的田块中,年年如此,方能保留它马山香梗芋原有的味道。
那么,如何辨别马山香梗芋与其他产地的芋头呢?鲁建耀表示,从外观上看,马山香梗芋体形圆整修长略带弯曲,个头均匀,纹理清晰,尤其是顶部芯芽呈粉红色是重要的标志。切开来肉质细白,汁液如果呈现粉质,这就是上品。芋头怕冷,适合在2℃以上保存,消费者买回去后可以摊在报纸上散去潮气,保持干燥放在泡沫箱里可以保存一两个月。
芋头深受吃货喜爱就是因为其吃法多变。马山芋头从小喝着太湖水长大,最简单朴实的吃法,莫过于水煮或蒸熟之后,直接撕了皮蘸糖吃。温热绵软的芋头,包裹着细碎的糖在舌尖缓缓化开,入口即融,那清甜的芋头香,将马山的美都浓缩在了这一口粉糯香甜里。经典的“桂花糖芋头”也是很多人的心头爱,做法也很简单,将芋头切成小块,入锅和冰糖或是红糖水同煮,如果想要呈现红色的汤汁,加点碱水就好。出锅时撒上刚摘下的金灿灿的桂花,一口香甜到了心窝里。拔丝芋头、香芋西米露、Q弹芋圆、芋泥盒子、芋头糖水、芋泥奶茶……芋头也是做甜品的最佳原料之一。当然,芋头不仅能吃甜的,芋头烧肉也别有一番滋味。当芋头吸满了肉汁,又软又糯,咸香可口。这么多不同的吃法,都是吃货们在秋天对芋头的偏爱呢!
(晚报记者 潘凡/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