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白如雪、温润似玉,胎薄如纸、其声似磬。这就是德化白瓷。
在走进锡博这个展厅之前,我并不知道这种凝脂润玉质感的瓷器。无锡博物院此次展出的是明清德化窑瓷器,共84件(套)。产品形制丰富多彩,既有形神兼备的人物塑像,又有庄重典雅的陈设供器,还有精巧别致的文房雅玩和温润朴实的日用器皿。
走进展馆,看到的第一件展品是一个梅花三足炉,白色的外壁贴折枝梅花。点一炉香,是否也能静静地感受到暗香隐然欲出?想起一首《寒夜》诗:“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似乎香气中已带来风雅馨香。还有一个戴着斗笠的罗汉,斜靠在一头老虎身上垂眉闭目,休闲自得……
据说,法国人将德化瓷器称为“中国白”(Blanc de Chine)。“白”作为德化瓷的一大特点,由瓷胎中铁元素的含量而决定,根据其烧制条件不同,在日光的映射下可分别达到“猪油白”“象牙白”“葱根白”“孩儿红”等,看到这些精品展品,谁不赞一句“厉害了”啊!
瓷器是一门火的艺术,作为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德化窑始烧于唐末五代时期,至今千年窑火不曾熄灭。源于土,得于火,这一文化遗产是一颗不朽的明珠。
(康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