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晚报记者 潘凡 实习生 齐盈盈) 蜿蜒曲折的亲水栈道旁水生植物、高大乔木错落有致,水中有游鱼,空中有飞鸟……谁能想到,如此风景优美的湿地公园竟是目前无锡市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尾水净化项目。
这一项目位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污水处理中心西南侧,一期占地面积54624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3200万元,已于近期全面完工。
走在西太湖湿地公园里,能感受到这里不光“颜值高”同样“能力强”。整个公园不光能高效净化水质,还能补充水源。通过湿地各类水生植物及滤料净化,将污水净化、污水资源化及环境美化结合在一起。据介绍,度假区污水处理中心达标出水经过湿地的再净化后,水质将进一步提升,可以保证在非极端气候条件下,出水水质主要控制指标优于地表Ⅳ类水标准(总氮除外),成为地区河道水网生态补水的重要来源之一。
西太湖湿地公园既种植有香樟、广玉兰、女贞、水杉等高大乔木,也有莲类、荷类、菖蒲、香蒲、芦苇等水生花草植物,形成水岛错落、层次丰富的整体效果。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加上富有韵律的步道空间、自行车道、亲水栈道,让湿地公园在不同季节将呈现出不同的美丽景观,同时还将为白鹭等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吸引更多鱼类和鸟类聚集。
另据透露,西太湖湿地公园二期项目目前已完成招标,预计于2022年建设完成。“二期工程将串联一期来水,即污水处理中心出水到尾水湿地一期,再至二期,最后回到南环堤河。另外,将延续一期设计风格,在生态涵养观光区的基础上,开辟休闲活力运动区;同时将部分区域作为车位补充,缓解附近公交换乘中心的停车压力。”据介绍,二期项目位于西太湖湿地一期南侧,环堤河北岸,西起峰影河,东至水产路,面积约7.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300万元,包含生态涵养观光区、休闲活力运动区和堤岸滨水缓冲带三个区域。
焦点
为何会在污水处理厂上建设湿地公园?
那么,为何会在污水处理厂上建设湿地公园呢?滨湖区住建局副局长庞松涛表示,该项目在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
目前,度假区尾水净化建设项目已被列入无锡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同时,这也是我市在探索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中的一个试点项目,将对地区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起到示范作用。据了解,生态安全缓冲区是指生态空间中具有消纳、降解和净化环境污染,抵御、缓解和降低生态影响的过渡地带,可划分为生态净化型、生态涵养型、生态修复型和生态保护型四种类型。西太湖湿地公园属于生态净化型,即在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厂边缘,通过建设自然湿地等,对处理达标(DB32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特别排放限值标准)的尾水进行生态降解消减,进一步减轻氮、磷等污染物对河流湖泊水体的冲击,相当于将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的水进行再处理、再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