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是第30个国际残疾人日,这一节日的建立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在全国残疾人事业中树起的“无锡样板”,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残疾人和健全人都在共同努力,为残疾预防、残疾人就业和康复创造条件。本月,本报还和无锡市残联共同发起关爱残疾人的“暖冬行动”,旨在让更多人了解残疾伙伴,为他们提供包容、尊重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体验
感受一天的黑暗
昨天,在新吴区的国际志愿者会客厅里,来自一家外企的吴培青在这里体验盲文书写。盲人指导师张高华手里有一块绿色的书写板,将黄色的盲文纸压在书写板下,拿针笔刺下一个个小圆孔。“吴的拼音可以简写成u,格子里对应的1、3、6点的位置表示u”,张高华说,每个格子有6个小点,汉字的盲文是由拼音组成的,声母、韵母以及声调都有相应的点位,扎出拼音后,他们就能摸出这是个什么字。
这一天,周培青不仅体验了盲文书写,还学会一些盲人语言。比如,想带一个坐着的盲人出行,可以用手拍拍他的肩膀;用手背轻触盲人的手背,是告知可以起步了,盲人就能顺势挽住手臂跟着出发;走路时要注意和盲人起步的左右脚相反,这样两人并行就不会踩到对方。
黑暗的世界不容易!来自第九人民医院的护士范佳莉当天休息,也报名参加了这次体验。戴上黑色的眼罩,她要找到同伴并喂一个香蕉,虽然两人只隔1米,但“看不到人在哪里,心里好着急”,最终,她靠着对方的声音和双手的触摸才勉强完成这个小任务。范佳莉说,很少接触盲人,这次体验让她体验到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多么幸运。
盲人按摩连锁企业“好轻松”在中南路上有一个黑暗体验馆,他们推出了“假如给我一天黑暗”公益体验项目,主动深入社区,学校,企业,让大家体验盲人所处环境,以此来呼吁公众爱护眼睛,保护视力。昨天,他们邀请了10多位高新区外资企业党委、两新党组织党员、社区居民代表和爱心人士,用角色互换、情景体验的方式,感受残疾人的生活。
就业
找到自食其力的幸福
在新吴区民生大厦一楼的乐咖啡里,于女士购买了两杯玫瑰鲜奶。这家主要为安排残疾人就业而开设的咖啡店创办于2013年,由政府部门提供免费的场地。“我每次路过都会光顾,饮品口感好。”于女士表示,自己是一位公益人士,知道残疾人的不易。这里的咖啡和饮品和同类店价格相当,但她会优先来这里购买。
29岁的智力残友小天长得挺帅,就像小孩子一样天真可爱。他是乐咖啡的服务生,负责把咖啡端上桌,对于普通人来说轻而易举的事,他却练了3个月。现在,他还会抱怨咖啡师的咖啡太满,他担心会端不稳,影响客人体验。“我从民丰坐地铁转公交车来咖啡馆”,小天的上班路途并不近,但他一个人能出行,还能在这里找到新伙伴,特别开心。
12月3日,借着国际残疾人日,乐咖啡重装开业并有优惠。负责运营的王羽佳表示,光顾的客人变少了,此次重新装修,期待能恢复良性运营,让残友们能有一份稳定和体面的收入。现在,店内干净而整洁,非常适合年轻人打卡。
现在,咖啡店里吸收了4名残友,其中2人是从事静默咖啡师工作的聋哑伙伴,另外2人是心智类残疾的员工,曾在一家医药企业工作的“英姐”,在这里友情出任低薪的店长。对面三高中的老师,来大楼里登记结婚的新人,还有去图书馆看书的读者正在成为客源。
康复
无锡开出首家康复之家
“我最喜欢这里的跑步机和迷你型哑铃。”昨天,在惠山区玉祁街道喜憨儿洗车中心工作的沈浩磊,看看离下午上班时间还早,步行来到不远处的玉润康复之家跑步和举哑铃。这里的锻炼和康复器械齐全,对残友全部免费。这里作为无锡市首家康复之家,12月3日正式对外开放。沈浩磊告诉记者,如今他和小伙伴生活得很开心,锻炼和康复后,他还想学习非遗玉祁舞龙等技艺,对未来,他很有信心。
崭新的康复训练功能区、“物联网+”健康监测室、文体艺展能中心等新设施在这里一应俱全。除此之外,一处标有“康复辅具共享服务站”的服务区引起了记者的兴趣,这里有轮椅、拐杖等10多种康复辅具。有需要的残障人士或者居民,只需提供基础的身份信息、缴纳一定的押金即可“共享”这些康复辅具长达6个月。
今年,惠山区被中国残联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列入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联系点,这里将依托精准康复服务团队和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残疾人提供综合性社区康复服务。惠山区三院的康复医生每周五都会到玉润康复之家指导残疾人进行专业的康复锻炼,并将开设智力康复区,通过简单的组合训练器,帮助智障人员训练手、眼协调能力和感知、认识能力。据悉,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除了个性化服务的部分,其他是免费的。
“我们的目标是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精准康复服务’”。玉祁街道残联负责人丁洪峰说,在2018年异地新建玉润残疾人之家和喜憨儿洗车中心的基础上,今年投入50余万元用于项目建设,为残疾人和有需求的群众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个性化的康复服务。
行动
为更多残友们送去关爱
为迎接第30个国际残疾人日,无锡市残联和本报发起了一项“暖冬行动”,将在全市200余家残疾人之家中征集微心愿,呼吁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能够走进残友世界,帮他们实现这些小心愿,感受家门口的微幸福。
昨天下午,第五届残奥会冠军姚娟和全国自强模范严三媛的“微访谈”和“微报告”在无锡开放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他们的故事令台下观众心潮澎湃。本月,由残友们唱主角的诗歌朗诵大会、为残疾儿童带去欢乐的“大手牵小手,共享亲子快乐”观影活动、残疾人文创交流活动、玫瑰花下的残疾人相亲会等活动也将陆续开展,满足残友们的多重需求。
今年,无锡市残联共走访慰问102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组织10400多人次残疾人走出家门,感受无锡建设新成就。18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市级重点项目“380户低收入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际完成480户,回访满意度100%。“助残类公益创投”项目开展498次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残疾人35150人次。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服务,为残疾人实现自强自立、就业增收、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无锡市残联理事长周皖红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国际残疾人日”活动,助力营造人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尚和浓厚氛围,共同为无锡的残疾人事业、为全市30万残疾人的幸福生活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晚报记者 黄孝萍、黄振/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