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捕日期还没到,就买到了“阳澄湖大闸蟹”。这是消费者陆先生遭遇的一桩“怪事”。对此,商家辩称,其销售的蟹产自阳澄湖,阳澄湖里的大闸蟹就是“阳澄湖大闸蟹”。
事实究竟如何?梁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此展开调查。
【纠纷】
开捕前买到了“阳澄湖大闸蟹”?
陆先生称,9月19日,他因中秋节走亲访友需要,在城区一家公司购买了2万余元的“阳澄湖大闸蟹”。没想到,亲友食用后反馈,蟹的品质不如以往购买的阳澄湖大闸蟹。
陆先生通过官方渠道了解到,今年阳澄湖大闸蟹的开捕时间为9月21日。经比对,其购买的“阳澄湖大闸蟹”所带的蟹扣也与官方发布的防伪蟹扣不一致。陆先生怀疑商家销售的阳澄湖大闸蟹是冒牌货,遂向梁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
了解情况后,梁溪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赶至涉事公司开展调查。经查,该公司实为昆山市巴城镇阳澄湖蟹业协会(以下简称“巴协”)的会员单位,销售的大闸蟹是从巴城镇蟹农处购进。在接受调查时,该公司负责人辩称,巴城镇属于阳澄湖水域范围,其从蟹农处购进的大闸蟹也是阳澄湖里的大闸蟹,标称为“阳澄湖大闸蟹”进行销售没有问题。
【调查】
阳澄湖里的大闸蟹≠“阳澄湖大闸蟹”!
商家的辩解是否成立?为此,梁溪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多次奔赴苏州市开展调查。
“阳澄湖大闸蟹”是经农业农村部批准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以下简称苏协)为登记证书持有人,为确保“阳澄湖大闸蟹”的品质,苏协制定了相对严格的入会条件及阳澄湖大闸蟹生产、质量安全技术规范等品控体系。
根据相关规定,两种情形下的大闸蟹销售行为可以以“阳澄湖大闸蟹”的名义:按照苏协相关要求成为苏协会员并严格执行相关品控制度的单位,销售产自阳澄湖保护区域范围内的大闸蟹;在阳澄湖保护区域范围内的大闸蟹养殖户按照相关规定自产自销。
此外,执法人员了解到,由于阳澄湖大闸蟹产区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在阳澄湖流域还有包括巴协在内的其他行业协会。而巴协明确规定,其会员单位只能以“巴城”大闸蟹名义进行销售,不得以“阳澄湖大闸蟹”名义销售。
鉴于当事人作为巴协会员,以“阳澄湖大闸蟹”的名义从事大闸蟹销售,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涉嫌不正当竞争,梁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立案调查。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延伸——
网购大闸蟹
有哪些“坑”?
苏锡常等五地联合调查
告诉你答案
据了解,在大闸蟹销售市场,除了“傍名蟹”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外,还存在缺斤短两、收到死蟹、索赔困难等乱象。为了解环太湖地区大闸蟹行业预付式消费现状,整治大闸蟹消费乱象,无锡、苏州、常州等环太湖五地消保委联合组织工作人员对线上大闸蟹行业预付式消费开展调查,并于日前发布相关调查报告及相关消费提醒。
【问题】
近五成样本缺斤短两
型号价格套路还在玩
调查结果显示,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四大方面:型号价格混淆视听;缺斤少两;预约提货耗时长;售后理赔流程繁琐,消费者维权难。
今年10月29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了《大闸蟹电商销售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其中特别对网购大闸蟹重量、蟹券标注等方面作出明确规范。
在重量标注方面,《规范》要求,商品蟹重量应为大闸蟹单只产品的净重(不包括商品标签、捆扎绳及预包装物的重量),单只误差应不超过净重的7%。以称重计量销售的大闸蟹商品,交付后,消费者如发现单只大闸蟹的重量(含失水率)误差净重在7%以上的,线上经营者应单只商品蟹全额退款。
但本次调查发现,缺斤少两的现象依然存在。从整体样本来看,414只大闸蟹样本中,有196只失水率大于7%,这就意味着,近五成大闸蟹样本缺斤短两;从各平台分布来看,苏宁自营、淘鲜达、京东、每日优鲜、盒马生鲜、天猫、顺丰优选、拼多多8家平台所售大闸蟹平均失水率大于《规范》所规定的7%。
在蟹卡(券)标注方面,《规范》要求,蟹卡使用办法和规则必须包含蟹卡有效期(不得低于2年蟹季)、品牌名称和价格、产品规格型号(几公几母多少只装以及单只重量)以及产地等。
但调查中发现,仍有部分平台商家把型号与价格混标,例如:有的蟹卡型号为1288型,平台显示的原价为1288元,但实际售价不足400元。
【建议】
建立“红黑榜”管理制度
针对上述问题,环太湖消费维权联盟建议,大闸蟹电商平台及线上商家应按照《规范》要求,开展大闸蟹经营活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电商平台还应落实主体责任,畅通消费投诉渠道,加强对平台商家的监管,对于存在不诚信行为的商家应采取相应惩罚措施,对于不及时整改、屡教不改的商家予以清退;相关部门应提高抽查频次,对于以次充好、缺斤少两等行为,依法查处,真正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同时,建议推进“无理由退货”工作,鼓励商家作出“无理由退货”承诺并公示;建立“红黑榜”管理制度,向社会公示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结果及消费投诉情况,推动社会舆论监督发挥作用,倒逼经营者增强主体责任意识,依法、诚信经营。
【提醒】
买蟹卡需关注标注信息
结合本次消费调查报告,环太湖消费维权联盟也给广大消费者发布了网购大闸蟹卡(券)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购买时应关注提蟹卡(券)中是否标注了企业真实名称及联系方式,是否明示了所含大闸蟹的数量及大小等重要信息,并尽快预约兑付。
线上购买大闸蟹等生鲜时,应选择当面签收,签收时及时查看大闸蟹鲜活程度,如出现死蟹等情况,可直接拒收;遇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情形及时拍照留证,与商户及平台协商赔付。
(晚报记者 刘娟)
本次调查由环太湖八地消保委组成的环太湖消费维权联盟发起,无锡市、苏州市、常州市、镇江市、上海市青浦区五地消保委组织联动开展,重点对电商平台大闸蟹礼券的商品宣传、售后服务、物流快递、重量指标、实物质量、礼券退换等进行体验式测评,共涉及京东、苏宁、天猫、美团、叮咚买菜等16家电商平台。
调查中,以蟹卡(券)消费提货体察为主,线下蟹卡(券)退款为辅的方式,购买的单份样本金额在150-400元之间,其中,大闸蟹卡(券)实物消费体察样本48份,共计414只大闸蟹;大闸蟹卡(券)退款消费体察样本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