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舒薇 文 |
《多情故我》是一部个人生活志,分为六辑,分别是风物依然、花月无缺、行旅山川、惆怅情怨、春韭秋菘和多情故我。赏梅、听雨、采莲蓬、吃烧鹅、游山水、田野游荡……这些日常琐事在作者笔下,都成为一幅幅诗意盎然的画卷,夹杂着古典诗词的墨香,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
《多情故我》以思绪作笔,丰盈的情感历程为轴,记录了作者从懵懂的童年到青涩的少年,再到成熟中年的故事,用文字记叙蕴藏于生活之中的哲理和对生命的思索。福建、广西和北京三地的生活经历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作者独特的生活阅历,也成为她创作灵感的不竭源泉。她的字里行间,既有对故乡闽地美好童年的回忆,也有对桂林求学生涯的怀念,还有对北京当下生活的感悟,40余年的人生经历和三处久居之地的不同人文风俗,使作者多了份对世事变迁的体会。
作者寻常生活的一点一滴,总是与古典文学产生强烈共鸣。在《花事》一文中,作者娓娓道来自己插花的经历,陌上的蔷薇、春天的芍药和水仙、深山中的栀子花,都在作者家中留下生命的气息。作者见到小院墙头有许多花枝探出,夹道有时也有红花片片落在石上,不由联想到蒲公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婴宁居处也是一派“桃杏尤繁”的缤纷世界。在《芹菜》一文中,作者认为芹菜是个良臣,因为它可以给任何食物当佐料,杜工部笔下的芹羹、苏东坡的雪底芹菜、辛稼轩的《美芹十论》、曹雪芹的别号“芹溪”“芹圃”都表明了古人对芹菜的喜爱。在《梅赏》一文中,作者先介绍她赏梅与众不同的地点——“我在诗里赏,在画里赏”,姜夔《暗香》的西湖、李义山《忆梅》的早春以及宋徽宗所画《蜡梅山禽图》的画卷都是作者观赏梅花的最佳去处。书中信手拈来的古典语录,使作者跳脱的文调文风透露出别样韵味,似乎,生活中每一个简单的瞬间都能用诗词来描绘,换言之,古典文学中的画面在作者的生活中得到了重现。
作者从生活常见的事物着笔,以自由式的感悟引发对生活、生命的思考,从古典文学中汲取人生的精神慰藉和情感依托。在《一切秋》一文中,作者写道:“天一冷,下过了薄雪,斜阳落霞,就是祖咏的诗:‘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茶馆前面,尽是枯藤绿树,天一冷,似乎冷出了白色雾气,在湖面上漂浮。夏日的荷谢尽,余下一塘残荷,萧萧瑟瑟……这般天造地设的搭配,值得坐在旁边喝一天的茶,我也每每坐下来了。”——作者见到眼前的秋色便联想到祖咏的名作《终南望余雪》,随之将周围萧条的景色融入自我情感世界,即使眼前一派衰落景象,依然自得其乐。
个人体验丰富独特,一吟一咏韵味悠长,在作者笔端,生命的每一个简单的瞬间都充满诗意,一排小树林唤起内心深处希望、深夜的一轮圆月令时光流转、树叶缓缓飘落演绎着城市的绚烂……
《多情故我》充满了生活与阅读的沉淀,呈现出作者的闲情逸致与潇洒率性,在诗意的文字中折射出平凡生活的肌理,在真切的语言中传递出人生的旷达与洒脱,读者在感悟作者话语的同时,也在学会悦纳尘世间平凡而独特的自己。
《多情故我》,方慧颖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