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二泉月·市井

戏单之趣

  | 胡建琛 文 |

  收藏戏单,并没有刻意而为。当初成立首个区级收藏家协会,藏友大多收藏的是名人书画、各色古玩、陶瓷红木之类;也有专门收藏酒器、“红色”物品的,那些大小酒缸没处放,区作协牵线搭桥,把它们引进到玉祁酒业酒文化博物馆,扩大江南酒文化及藏品影响力。藏协邀我参加,问平生收藏点什么,我不假思索:收藏戏单。

  戏单包括节目单、戏票、海报等,主要收集的是前两种。绝不敢“自夸”收藏,无非因爱好戏曲,有时为一部心系的好戏,奔赴南京、市里、街道社区等连续“追戏”看上10多场次。此外,亦组织参与了不少文化活动,所以不知不觉积累很多戏单。

  细细翻看它们,这些戏单“会说话”。《珍珠塔》《青蛇传》《陈阿尖》诉说劝人为善;《红花曲》《锡商》《惠山泥人》《泰伯》《徐霞客》演绎经济人文;《平凡的世界》《戏台》《柳暗花明》《桃花朵朵开》讲述人生至理;《歌唱祖国》《江姐》《焦裕禄》激扬奋斗精神;《大运河·流淌的文化》《竺韵流芳》《锡剧名家名票》唱响玉祁戏码头;《惠风和畅——公益新年音乐会》《中国·惠山前洲乡村戏曲节》《好人礼赞》《惠风雅韵沁书香》彰显惠山特色。

  锡剧、越剧、京剧、话剧、评弹及文艺汇演……各种戏单百花争艳,其中有小戏《采访》《打分》《今又中秋》、评弹《幸福在心头》、少儿戏曲《新苗正嫣》等摘取各个奖项,有演职员、剧照、剧情、剧团介绍,有生旦净末丑、国内外戏曲艺术,小小戏单包罗万象,同时侧面反映了时代变迁的一个个深刻“印记”。

  戏单越做越精致,从单张、折页到多页,还有半幅式、书签式。惠山区锡剧艺术传承中心创演的大型原创现代锡剧《好人俞亦斌》,参演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获无锡市“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奖”;《追梦路上》获评“紫金文化节”入选剧目,并代表江苏唯一晋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会演,荣膺“优秀剧目奖”,戏单自然水涨船高了。

  “2021太湖文化艺术季”开幕了,相约好友观摩开幕式、原创锡剧《烛光在前》、京剧《红鬃烈马》等,戏单又多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文友说:“作家应该多看些戏,借以汲取戏曲养分,比如在剧情发展、戏剧冲突、氛围语言等方面的有益精华,以利提升文学创作水平。”诚如斯言,这是由戏单引发的题外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