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心理测试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但靠谱的不多!“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互联网医院于10月份正式上线,针对已在实体医疗机构精神或心理专科门诊面诊的患者,提供线上心理测评服务”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兼心理测评中心负责人王军表示,互联网医院目前主要开通了包括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在内的常见心理问题的自我测评服务,这些测评答题方式相对简单,绝大部分就诊人员根据指导语便可独立完成。就诊者在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互联网医院进行在线测评时,后台有专业心理测评工作人员对每一份结果进行分析判断,以保障测评报告的可靠性。
专业心理测试有讲究
王军说,心理测评是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一定的操作规范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量化评估的过程。它的应用空间和范围非常广阔,不仅可以测量智力的高低、人格个性特征、认知水平的损害程度,还可以用于评估职业态度、能力倾向、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等等。当然了,除用于了解一般心理特征以外,心理测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那就是通过评定心理健康水平,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下设的心理测评中心,拥有国内先进的心理测评系统,一支硕士、博士等组成的专业心理测评团队,配备40余台测评专用计算机和移动终端,可以根据受检者的需求,对其人格个性、认知功能、生活态度、心理压力、职业兴趣等多维度心理特征进行测评,从而及时发现精神心理问题,为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疗效提供科学依据。
很多网上心理测试不科学
现在网络上有许多心理测评方面的广告和宣传。“网络上的很多测试都缺乏科学性,只能视为趣味心理小测验,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测评范畴。”王军强调,正规、科学的心理测评工具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有良好的信度。信度就是测评是否稳定、是否可靠。第二要有良好的效度。也就是说测评结果能够与想要考察的内容之间相吻合。第三要有合适的常模。常模是指测量某一个心理特征时,用于判断测试结果的有效参照,相当于整体人群的普遍水平。通过将个体的测试结果与常模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个体的心理特征是否偏离了常态。网络上大部分的心理测验没有达到这几个要求,所以测验结果是靠不住的。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心理测评的工具达标了,还需要满足其他一些条件才能得到有效的测评结果。第一,测评工具的选择是否合适。如果测量目的跟选择的工具不匹配,那么测量结果是没有意义的。第二,测评过程中,受试者是否认真、如实、客观地回答问题,不能夸大、回避、隐瞒等等。第三,测评过程中,评定人员的解释和指导是否科学、规范、客观。因为心理测评讲究规范、标准化的流程,只有所有人都按照统一的指导语来进行测量,结果才有可比性。
“心理测评的过程有点类似于考试,但两者在本质上是完全不一样的。”针对市民对于心理测试和考试的常见误区,王军也做了解释:首先心理测评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题目的回答,也有可能是从动手操作或言语交流中进行评估。其次心理测评大都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对错之分。所以进行心理测评时不需要过多在意别的问题,只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回答就可以了。
遇到哪些情况需要做心理测试
大多数市民对心理测试并不了解,自然也不知道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心理测试,鉴于这种情况,王军医生列出了以下几种适合情形:第一种是怀疑存在心理问题甚至精神疾病时,建议到专业的医院去进行心理测评,尽早明确诊断。第二种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说青少年、老年人、孕产妇等相对容易罹患心理问题的人群,建议进行动态的心理测评。第三种是处于特定的环境或场合下的人群,尤其是遭受了某些突发事件的人员,比如新冠疫情中高风险区域的人群、一线医护人员等,这些人员出现心理问题甚至罹患精神心理疾病的风险比一般人群要高,所以也应该接受定期的心理评估。第四种是对自己的智商、人格个性、职业适配或其他心理特征等有好奇心的人群,也可以来进行心理测评。
心理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正规的心理测试可以帮助大家了解更真实的自己。清楚自己当下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时发现自己可能存在的心理症结,无疑有利于内心负能量的消除,从而收获生活的充实与心灵的宁静、享受更加健康幸福的人生。 (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