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教育周刊

劳动教育不止在菜地

  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并不只有在校园里的小菜地劳作,还会全方位参与校园管理和服务。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无锡旅商)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并结合专业特点,确立了新时代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劳动教育理念,构建劳动育人培养体系,在提升职业劳动技能水平的同时,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锤炼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值得借鉴。

  真正用力气的劳动收获多

  无锡旅商的劳动教育有何独到之处?该校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让人印象深刻。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确立了新时代五年制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的理念,以第一课堂为阵地,开设劳动值周课程,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和学生自我管理,将劳育学分要求写入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还延展育人空间,通过设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依托实习实训让学生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定期开展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该校还配以完善劳动育人评价机制,结合思政教育,打造多维度的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模式。

  这所学校充分利用校园资源设计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真正流汗、下力气。自开学初开启的劳动值周课程,纳入了学生日常教学计划,覆盖一整个学年。课程由劳动实践活动和劳动课程学习两方面组成,其中劳动实践互动包括了公交护学岗、食堂服务岗、校门执勤岗、校园值周岗,劳动课程包括品德、礼仪、生活技能课等。课程教学中,有专职老师、班主任、系主任以及相关职能处室相互配合、全程参与,在学生身体力行的同时适时点拨,让他们从中更深入理解劳动的意义,养成优良的品质。

  2020级学生陆宁静告诉记者,一年级学生入学后都会上劳动值周课程。“轮到我们班,那一周里同学们早晨要在校门口执勤,上午要在校园清扫道路,中午11点不到就要快速吃完午饭,在食堂内站着持续服务一个多小时,到了下午还要捡拾校园内的垃圾……”她坦言,“真的很累,但同学们在协同劳作中凝聚力增强了,不少同学在老师的引导和点拨下体会到了学校的良苦用心,会更加体谅父母主动做家务。”

  在延伸课堂中获得真正的能力

  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凭借一技之长服务社会,技能显得尤为重要。无锡旅商为学生特别设计了“走进社区做服务”和“今日家庭小主人”等实践劳动项目,如通过礼仪教育培训和公交车站执勤等,掌握了基本职场社交礼仪和待人礼仪等规范要求,让劳动、服务从校内向校外延伸,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校开设的教学生收拾餐桌、待人接物、烹饪菜肴等家庭劳动知识和技能,非常受欢迎。陆宁静笑着介绍,学校利用酒店管理系的实训基地作为劳动实践基地很棒,她在那儿学会了烧家常菜。

  开拓出来从校内到校外的志愿服务空间,是无锡旅商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另一个阵地。每当学校开展大型活动时,学生志愿者会组成工作团队获得锻炼。学校成立“楼管会”学生志愿者组织,配合学校在宿舍进行安全检查、宿舍突发事件汇报等日常管理工作。这一自我管理体系,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劳动服务积极性,还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各系部还引导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组建校外志愿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比如信息系组成的“清风志愿者”组织,定期到敬老院、孤儿院、献血站开展志愿服务。陆宁静所在的旅游系组建的“名人故居讲解团”,常去秦邦宪、顾毓琇等名人故居开展红色志愿讲解。她说:“同学们都感受到学校构建的劳动育人培养体系对我们长远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学校融合了思政、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志愿服务的劳动,特别有意义。”

  学校副校长周涛表示,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结合专业特点拓展教育阵地和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自立自强、爱岗敬业的意识,厚植爱国爱民的情怀,增强职业认同感,让他们未来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能出彩。(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