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看无锡

“书香故里 天上村前” 计划10月开街

  本报讯 在无锡城北,有这么一座“宝藏”村庄,50多亩的小村落,藏着百年钟楼、百年积谷仓、胡氏蒙学堂等21处文保单位,被誉为“乡村建筑露天博物馆”。这里走出了胡雨人、“胡氏三杰”等近百位名人大家,创造了近代中国乡村建设多个第一,被誉为“中国近现代乡村教育的摇篮”……

  底蕴深厚、书香遍地的村前村自从进行古村保护与开发后,吸引了多方关注。近日,记者从“书香故里 天上村前”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今年10月开街后,“天上村前”将被打造成江南文化街区的标杆、长三角一体化的“南书房”。

  堰桥街道党工委书记郑德友介绍,目前“书香故里 天上村前”项目全面推进,将确保今年国庆节前核心区全面建成。堰桥中学是在胡氏公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今年正值120年校庆,届时将把“天上村前”开街和校庆相结合,邀请知名乡贤、胡氏后人等前来一睹村前的“蝶变”和“科教文化”的传承、发扬。

  来到绿色围挡中的“天上村前”历史地段保护修复项目工地,只见一派紧张施工景象。地铁西漳站区管委会副主任朱广平告诉记者,核心区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分为地上和地下建筑,总投资约6.8亿元,一期项目“天上村前”历史地段保护修复工程(文保古建修缮),包含有21个文保建筑的修复,修复面积约5396平方米;二期为新建建筑部分,现在土建及市政已经完成编标审标工作,景观、亮化、智能化图纸正在进一步完善中。新老建筑加起来一共88个。

  据了解,2021年8月,该项目入库江苏“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12月上旬,《无锡市村前历史地段保护规划(2021-2035年)》正式获得了市政府批复。

  村前村素有崇文重教之风,在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的过程中,将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彰显优秀文化遗产呢?对此,堰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马靖宇透露,一方面选择胡壹修胡雨人故居、胡汉学故居、积谷仓和胡文昭公祠作为重点展示村前文化的场馆,并紧扣“科教文化新高地”定位,走访乡贤,搜集文献资料,溯源求真;另一方面已经组织一批文学爱好者、作家撰写有关村前的历史和名人故事100个,让更多的人熟悉并传扬村前书香文化。

  马靖宇表示,老路名、老桥名也将延续,目前正组织有关专家、胡氏研究会成员、民政部门一起研究和探讨,根据相关资料记载,绘制出一张村前老地图,尽量还原原村地名和桥名。 (黄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