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晚报记者 袁晓岚) 近日,第四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名单公布,江阴市、新吴区双双入选。至此,我市实现全省唯一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全覆盖,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
江阴市创新推进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蓝天幸福”“碧水美丽”“无废城市”“生态能力”四大建设,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刚过去的2021年,江阴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首次达到100%,PM2.5年均浓度下降10%、首次达到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1.3个百分点、改善幅度超过全省和无锡平均水平。长江岸线持续优化,将省政府批复的23.4公里港口岸线主动压缩到16.85公里,实现还岸于民、还江于民,打造“八公里沿江、十公里运河”城市生态景观带。生态能力持续提升,刚性保护生态红线和生态管控空间,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新吴区积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吴,高标准全面打赢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开展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的同时,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该区成功创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立了全市首个零碳科技产业园。完成了荡东水生态修复工程等项目,启动太湖退渔(田)还湖工程项目。此外,开展梁鸿国家湿地公园退化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全区PM2.5浓度同比较大幅度下降,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最高荣誉和奖项。近年来,无锡大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无锡市以及所辖锡山区、宜兴市、惠山区、滨湖区等陆续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数量占比全省第一。今年,无锡市将以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覆盖为新起点,力争率先实现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