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迟慧 文 |
《云端小学》是以大凉山支教老师为蓝本创作的小说。创作这本书的缘起是春风文艺出版社的约稿。出版社邀我创作脱贫攻坚背景下的支教题材小说,这个提议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早在几年前,我在媒体上看到大凉山的贫困以及孩子上学难的报道时非常触动,于是开始关注教育扶贫。我了解到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与扶智的重要抓手,在国家精准扶贫和决战脱贫攻坚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一大批有志青年深入到贫困地区,成为支教老师,为帮助贫困地区儿童摆脱思想贫困,确立人生目标倾注着心血,奉献着青春。这些都在我心中埋下创作的种子。
从2015年到2020年,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教育脱贫攻坚也取得重大突破,贫困地区的孩子都有学上了,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也时常看到大凉山的孩子与支教老师感人故事的报道,我很想知道这几年亲历了脱贫攻坚的凉山孩子和支教老师发生了什么故事?从没有学校、没有老师到漂亮的校园、朗朗的读书声、一双双闪烁着梦想光芒的眼睛,这期间大山深处的村小发生了什么故事?我也对那些从现代化都市到封闭山村的支教老师充满好奇,是什么使他们默默无闻地在大山里坚守?
出版社的约稿使我心中的种子发芽了。
创作这部作品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我能否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截取一所村小的演变,就像在茂盛的大树中展现一片绿叶?2020年秋天,我终于启程,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凉山州美姑县拉马乡依惹村小学,并住在了学校里,开始了我的体验生活和采访。
第一个采访对象就是刘建华老师,他在大凉山已经支教近七年,这在支教老师中是罕见的。从二十几岁到现在,他是怎样在艰苦闭塞的深山里坚守的?他又是怎么做到舍下繁华大都市的生活,在寂寞的山里陪伴孩子们?七年来他见证了依惹村小学的变化,从矮小的土瓦房校舍、只有一位老师和三十三名学生的学校,到现在的宽敞的砖瓦房校舍、七位支教老师和两百多名学生,依惹村小学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依惹村小学亲历了大凉山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历程,同时也是成果之一,这难能可贵的成果少不了支教老师的坚守和奉献。
办公室的墙壁上,贴着刘老师最喜欢的几张照片,其中就有孩子们在最初的校舍和教室里的照片,那是2014年,二十八岁的刘老师离开繁华的广州来到一贫如洗的深山,成为依惹村小学唯一的老师。我很难想象一个繁华都市的年轻小伙子,突然远离热闹繁华,过起了几乎与世隔绝的大山生活:没有公路、没有网络,经常断电断水,往返四个小时山路赶集,家徒四壁而且经常漏雨的寝室,堆几块石头烧火做饭的厨房,教室里破破烂烂的桌椅,简陋到没有门的厕所……是什么使他跨越这些留在孩子们的身边?
我看着眼前这位年轻且充满活力的老师,在寻找着答案。
他带的第一批孩子已经上了初中,他依然关注着孩子们的成长,寒暑假孩子们会聚集在依惹小学,聚集在刘老师身边。这是一所永远不毕业的学校。刘老师说:“教育大凉山的孩子们,并追踪这些孩子的成长,也许是一辈子的事情,这就是我的追求,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可以。”
在交谈中我感受到追求带给他精神的富足和力量。当他谈起学校的发展变化、学生的成长、对大凉山孩子的教育思考等话题时,心中的光芒就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我在想,当一个人在践行着自己的理想,大概就是刘老师的状态,他正用心中的光芒照亮越来越多大凉山孩子的人生。
这些年来,他默默无闻地在大山深处陪伴着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在大凉山孩子的教育上。他很少谈及自己的牺牲和奉献,微薄的收入、简朴的生活,远离家乡和亲人,却把自己的生命和一群原本陌生的孩子联结在一起,去引领他们,去爱护他们,帮助他们种下梦想。我在采访中似乎找到了答案,对大爱的信仰使他成为精神上的巨人,使他有力量战胜各种艰难。用他的话说:“每个童年都值得去守护,每个童年都有自己的童话。”
来自宁夏的张红丽老师,今年二十五岁,已经支教两年,奔放爱笑的张老师深受孩子们喜爱。她通过唱歌、跳舞、篮球、摄影等方式,给孩子们带来自信和快乐,使孩子们变得勇于挑战自己。这位像太阳一般的老师在孩子们心里留下了光明!
肖凯琴老师今年二十五岁,她已经结束了两年的支教回到家乡四川。我在依惹村小学时并没有遇见她,可奇怪的是她好像没有离开学校。学校里充满童趣的环创是她画的,老师和孩子们常常满怀深情地说起肖老师,我看到她送给每一位学生的纪念册,记录了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成长故事……听说她是独生女,迫于父母的压力,带着千般不舍离开了孩子们。后来我电话采访了肖老师,她讲起自己与孩子们的故事时曾几度哽咽。两年的时光虽然不长,但我相信肖老师会给孩子们心里留下一束光芒!
在采访中,我了解到支教老师们薪火相传,他们正在用充满活力而又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着大凉山孩子们的命运,推动着大凉山的文明进程。
我在依惹村小学体验生活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与孩子们在一起交流互动。孩子们生龙活虎的表情、明亮清澈的眼睛、健康黝黑的肤色是那么特别而有感染力,像大山里长出的生机勃勃的植物。我也当起了临时支教,给孩子们讲童话和写作。我走进了彝族孩子的生活,看到了不一样的童年,也看到了凉山孩子怎样在深山里放飞着梦想。
大凉山之行,我收获了感动和丰富的创作素材,当我与支教老师、彝族孩子的心连接上时,创作的灵感就涌现出来。我在创作中被支教老师的心灵之光照亮,与彝族孩子共处的难忘时光也变成书中动人的细节。我希望《云端小学》这个从中国大地上生长出来的故事是有力量的,希望大凉山的老师和孩子们照亮、治愈和鼓舞远方的你们。
《云端小学》,迟慧 著,春风文艺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定价:3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