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市司法局公布了去年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的情况。据统计,2021年全年全市共审结行政复议案件1006件,调解、和解、自愿撤回申请等终止结案方式化解行政争议案件337件,占比33.5%,为历年来最高,其中宜兴市、滨湖区调解、撤回率超过40%。经复议后再诉讼的案件在所有应诉案件中占比连续三年下降,2021年仅289件,70%以上的案件在行政复议程序中成功化解。
据了解,为推进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工作体系建设,全市司法部门引导基层组织、行业协会、专家学者参与行政调解工作、组建专家库,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行政调解机制,行政争议调处平台就是其中的范例。目前,市级行政争议调处平台于1月27日正式启用,县级平台已建成7家,而依托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非诉服务中心)设立的行政争议调处窗口已经达到33个,全市已建立市级行政调解组织18家,在医患纠纷领域建立了行政调解专家库。
“过去我们遇到侵权纠纷时,经常在司法鉴定所、法院之间来回折腾,办案繁琐、取证困难、成本过高是避不开的问题。”前来撤销行政复议申请的某企业负责人这样说道。据其介绍,该公司作为乙方此前因侵权被甲方投诉至无锡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局立即就侵权损害赔偿纠纷开展行政调解,该公司承认侵权过错,愿意与甲方签订购买专利使用权协议,但不同意甲方关于专利使用的其他要求,行政调解就此终止。最终,无锡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调解机构及时介入,历时四个月,终于促使双方达成调解,签订专利使用协议。在另一起案件中,当事人下班后在单位停车场内摔伤,起初人社部门并未认定工伤,最终经过行政复议进行了更正。
据了解,随着全市各级行政争议调解组织的陆续建立,无锡行政调解机制也越发完善,如滨湖区正探索行政争议全周期管理模式,在听证会调解和联合办案机制的协助之下,已化解了12件案情复杂的行政复议案件;梁溪区与法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进行行政纠纷较多部门的联合调解,自2021年10月底以来,成功调解3起诉讼案件,并成功在诉讼过程中化解一起经复议后再起诉案件。 (甄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