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二泉月·文学

转八廓街

  |迟悟 文|

  转八廓街,成为到西藏拉萨旅游必打卡的项目。我到拉萨也未能免俗,住在江苏路上一个叫广东会馆的宾馆,出馆50多米拐过一条巷子,就是八廓街。图的就是转街方便。

  八廓街围绕着大昭寺,先有寺后有街。寺是公元7世纪,西藏王松赞干布为迎接文成公主及其所带佛像而建,在西藏人心目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寺建成,藏人就开始围着转,千百年来从未断过。藏人转的是虔诚,游人转的是热闹。

  清晨,出宾馆就会碰到穿着藏袍,一手拿转经筒一手拿串佛珠的藏民。有老有少,有一两个人,也有一小群人,走在人行道上,每个人裹着严实的藏袍,露出一张被高原紫外线晒成黑红的脸;表情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庄重,而是轻松自然,好像就是日常工作生活。一手把转经筒举过胸口,不停地旋转;一手攥着佛珠,不停地拨动。

  开始以为他们要到八廓街转街,后来知道他们就是沿着江苏路转。原来转街有小转、中转、大转。小转是沿着大昭寺围墙转,中转沿着八廓街转,大转是沿着过去拉萨旧城转,里面包括大昭寺、小昭寺、布达拉宫,全程有10公里。沿江苏路转的人,是在大转。

  不过,更多的转街,是转八廓街。街为椭圆形,近1公里长。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建筑基本上木石结构,外墙以白色、黄色居多,小窗窄门,古朴粗犷;街面由手工打磨的石块铺成,非常富有藏族特色。转街的人从早到晚络绎不绝。抬头看高原的阳光,携着饱满的紫外线直射过来,在湛蓝的天空映衬下,整个八廓街好像置身于一个璀璨的迷人世界里,散发蓝宝石一样的光芒。

  街上没有高楼,房屋以两层居多,其历史都在百年以上,其中百年老店很多。靠近街头一座两层楼房的“玛吉阿米餐吧”(“玛吉阿米”藏语是“未嫁少女”的意思),传说此处是仓央嘉措与其情人约会的地方。为此,餐吧借助悠久历史和传说,在茶几上设有留言本,让游客尽情写下各种告白,还将精彩留言结集出版。餐吧成为网红打卡点。

  除了在街上转,附近巷子也非常值得一转。我曾在巷子里发现“朗孜夏陈列馆”和“冲赛康扎康”两座古建筑,前者曾是监狱,后者是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它的存在,表明西藏一直定位在中华民族的版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