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年华 文|
靖江的蟹黄汤包,很多特点和外地的不一样。外地汤包,可以用吸管先吸汤汁,而靖江的蟹黄汤包,是决不提供吸管的。大概是因为靖江蟹黄汤包要趁热吃,用吸管吸百分百会烫到口腔和舌头。
于是,只有用手,将汤包靠近即将留芳的齿颊的这半圈轻轻提起来,在距离边缘不远的地方咬一个小洞——这是一个技术活:咬得太大,或者咬得距离边缘太近,橙黄的汤汁就会便宜了洁白的盘子;咬得太小,很难将汤汁吸到嘴里,别人已经吃了两只,你还在对付第一只。
靖江蟹黄汤包的一个特点,是占地面积大,直径接近一个手机的长度,所以拍照发圈时,要把手机举高,才能完整拍下这盘超大美味。
汤汁鲜美是靖江汤包的最大亮点,那是一种怎样的口感呢,只能用以下词语表述:听闻食欲蠢蠢,眼见垂涎欲滴。制作绝,形态美,吃法奇。汤清不腻,稠而不油。酸甜辣咸,百味调和。入口滑嫩,鲜香异常……
这不是优美词语的堆砌,而是真实的体验。
吸完汤汁,要挑开皮,将里面满满的蟹黄和蟹肉,配上姜丝和香醋,分批入口。
靖江蟹黄汤包皮薄如纸,晶莹剔透,几近透明,吹弹即破,但是又没破,这样的工艺,才保证了汤汁的高档品质。这样的面皮,就像北京烤鸭店抹了蒜泥、甜面酱的荷叶饼,嚼之劲道,品之芬芳。
这个时候,盘子里往往还有一层汤汁,豪放的食客干脆端起盘子来,呼噜呼噜,几口就喝了一半;再把盘子掉个边,呼噜呼噜,那一半也下去了。
这道如此美味的佳肴,外形虽然简单,制作却相当复杂。当地朋友介绍,靖江蟹黄汤包食材有蟹黄、猪蹄髈的厚皮、鸡汤、精白面粉等,主要采用蒸制的烹饪工艺。
靖江蟹黄汤包,馅料的主力阵容是蟹黄和蟹肉,而且蟹黄特别多,尤为别处所不及。苏东坡说:“不识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或许,日啖靖江蟹黄包,“便足了一生矣”。
在没有冷冻设备的年代,蟹黄汤包最好的食季是菊黄蟹肥时节。如今科技发达,蟹黄汤包早已四季可食、四季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