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宜兴市杨巷镇种田大户马勇组织人力和农业机械开展水稻育秧。杨巷镇农业农村局局长史俊伟介绍,杨巷镇今年水稻播种面积在3万亩左右,与江苏大学达成了万亩现代农业智慧示范基地合作。为提高水稻育秧的质量和效率,杨巷镇以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等为主体,推行水稻育秧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加大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水稻育秧的新道道有不少,为水稻高产稳产打基础。
目前,宜兴市有水稻面积35万亩左右。今年,宜兴市加速推进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让稻米产业走向绿色优质、高产高效。其中,机械化育秧、插秧成为实现大幅度降低栽插劳动强度和水稻高产稳产的关键。
宜兴沃丰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谦介绍,三台插秧机一天可以插秧150亩左右,平均每台插秧机每天插秧50亩左右。栽插后水稻抗逆力强,通风采光好,少病虫害,有明显高产、稳产优势,产量超过人工栽插,平均增长幅度10%左右。除了节省劳动成本外,还具有明显的省秧田、节肥、节药等优势。“我们从育秧盘的备土、晒土、轧土,到水泥硬质育秧场地的清理、平整、围护,再到育秧田块的开沟做垄、碎土压实、床土准备、稻种筛选,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确保不出问题。”在宜兴市杨巷镇,宜兴市金裕穗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曹国群说。
从宜兴今年水稻栽培工作的局面看,优良品种推广得到农民和农业规模经营单位的热烈响应。不仅如此,在育秧和插秧等环节上,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得到越来越多先进农业机械的支持。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适宜苏南地区的优质品种“南粳46”水稻在宜兴得到推广种植,杨巷镇建起了“南粳46”优质水稻的标准化育秧场,将为1万多亩大田提供“南粳46”优质水稻秧苗。
(何小兵/文 通讯员 龚建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