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天下

共享单车何以成 “牛皮癣”新宿主

  5月24日9时许,北京市朝阳区将台地铁站口,停满了密密麻麻的共享单车。一些共享单车的车筐里、车身处,被贴满了各种小广告:24小时美女服务、公积金提取、租房、代开发票、私密会所、京牌指标……

  这时正值上班早高峰,为了解决上班“最后一公里”问题,不少人选择骑行共享单车。一位年轻男子连挑了两三辆单车,发现车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小广告,他对同行友人开玩笑道:“每辆车上都有美女约会的小卡片,骑上这车,感觉我都不正经了。”

  记者调查发现,共享单车已经成为小广告“牛皮癣”的新“宿主”。这些小广告不仅多为非法内容,而且呈现形式多样,有的以二维码形式存在,还刻意张贴在原有二维码处,让人一眼很难分辨其与骑乘扫描二维码的区别。

  广告贴满共享单车

  影响出行屡遭吐槽

  扫码,准备开锁,突然弹出一个添加好友的界面。徐女士不久前出门扫共享单车二维码时,被单车背后的“真假二维码”绊住了。

  共享单车通常会在车座后方设置开锁的二维码,但徐女士选的那辆车却有两个同样大小的二维码标志。她打开手机扫码时,多次扫到错误二维码,弹出好友添加界面,账号昵称为“私密会所~小美”,头像是衣着较为暴露的性感美女,在其非好友可见的数条朋友圈里,充斥着各种性感美女图及“私密会所”“流连忘返”等词汇。

  徐女士说,她当时“像被热水烫了一下”,立刻决定换一辆共享单车,可周围停着的四五辆共享单车上都有小广告。“我觉得特别不舒服,好像自己骑共享单车的行为被人利用了,促成了这些广告的传播。”

  像徐女士这样被共享单车上小广告困扰的情况并非个例。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天津多个地铁站口、小区门口等共享单车密集停放处发现,贴满小广告的共享单车已成为“主流”,想找到一辆干净的共享单车成了一件难事。

  广告内容涉嫌违法

  全面治理迫在眉睫

  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晓娟告诉记者,“美女服务”“代开发票”等含有不法内容的小广告涉嫌违反广告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事实上,即使是没有违法内容的小广告,如“租房信息”“办理刻章”等,同样不可以随意张贴在共享单车上。

  就共享单车上小广告泛滥问题,记者近日致电咨询了几家共享单车企业的客服人员。得到的回复大同小异:相关问题已知悉,已将此情况上报运营维护部门,如线下发现会进行相应清理。

  南京市城管局清洗指导中心小广告管理科科长张震告诉记者,近年来,附着在共享单车上的小广告,呈现隐蔽性、流动性、狡猾性更强的新特点。比如共享单车上的小广告多用二维码替代电话号码,不易追踪;共享单车数量多流动大,现场取证难;多为异地号码,难以停机处理;张贴量大,企业运维成本高,这些都给城市管理出了新难题。(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