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心 文 |
我到乡下去,擅长顺藤摘瓜。乡下人种西瓜,一根长长的藤伸出去,往往结好几个瓜,且只只饱满。那天我连拖三瓜:一是追寻音乐家宗震名的过往,二是农民唱车水号子,三是顺带在美栖花田拖出大瓜。
去美栖村原本没打算见村书记。陪同我去寻访宗震名故居的杨维勤在车上跟我说,宗华东在群众中很有威信,村民都叫他华东书记。
杨老师是宜兴文艺爱好者,多次参与美栖剧社活动,对这个村比较了解。而我友人李慧也熟悉美栖,她先生好多年前在这个村挂职锻炼过。她说,全宜兴有三个人参加过红军长征,两个是美栖人。这儿的农民仗义、认理,宗华东口碑不错。
这天到了村上,我一番踏访,收获多多。结束时想弄本村志来看看,便临时起意,向村民宗其浩要了村书记手机号码。电话打通后,得知我是来摘瓜——挖掘美栖人文的,村书记挺高兴,答应给我村志。他在园艺中心,可以去那里拿书。
穿过错落有致的民房,村外周围全是玫瑰,花田像织锦一样向远方铺开,微风送来花香,我被这广阔浪漫的场景震住了。这个村异想天开,前几年把城里人弄得神魂颠倒,晚上直往乡下跑看花灯。现在连片种了这么多玫瑰,让人恍若到了世外桃源。
一番感叹后,走进园艺中心。这地方是鲜花商品展示区,有鲜切花卖,有玫瑰做的化妆品卖,还有现烤的鲜花饼吃。那饼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朝花夕食,意思是早晨采摘的鲜花,不到日落就能品尝到饼。
宗华东招呼我们落座。我想,既然见了面就聊聊,顺手摘瓜。于是就有了一番交谈。从美栖村的花田产业、人文历史,聊到化解农村难点问题。
宗华东五十六七岁的年纪,做书记已有多年,他说,如果安稳点,也可以吃吃老本,做到退休。现在农村工作难点痛点多,要不想做事,可以找三百个理由不做,土地制约啦、经济制约啦,没资源、没项目等等。但是人要有情怀,我夜里睡床上都在想,如果不努力的话,美栖村就等于小时候看露天电影只有一片,没有后头了。当初搞花灯展,一炮打响,一个月创收两百多万元,但凭什么理由吸引游客常态化来,这就需要创新,需要通盘思考乡村振兴的着眼点、落脚点。
摸到这只新鲜瓜,我一下子来了兴趣。华东书记带领村民种玫瑰,种到华东地区首屈一指。现在大家到美栖村,行走在彩虹路上,看八百亩玫瑰花田,买他们的玫瑰花茶、玫瑰花饼、玫瑰花化妆品,感叹新农村建设得如此好。殊不知,这个村迁走了一千两百座坟,才成就了当下的诗意画卷。
美栖村的先祖是从浙江义乌迁徙而来,他们是南宋名将宗泽后人,建村八百年,子孙开枝散叶,生生不息。他们的祖先都安眠在村庄周围,坟头分散在田陌中,到处可见。规划建设花田产业,首先碰到的难点是,这么多祖坟怎么办?在农村,动人家祖坟是不得了的大事,要被人骂到绝子绝孙的。但是宗华东就有这个魄力,三个月内,他动员村民将一千两百座祖坟全部迁入公墓。
他做群众思想工作很接地气。他跟村民说,我不是把你们的祖宗抛掉,而是让他们同样住连排别墅,不要花一分钱,拎包入住。你们现在住房条件大为改观,也要让祖宗享享新农村的福。村里造了公墓,鸟语花香,环境非常好,过去只有皇帝才有专人看墓,现在我派专人看护你们祖先的墓,多好呢。
村人被他这番合情合理的话打动了,祖宗去公墓住“连排别墅”,不花一分钱,每一家还能拿到迁坟补贴,何乐不为呢。
迁坟一举,既为乡村振兴、花田产业让了路,也节省了国土资源,而且群众也受惠。
后来,村里有老人临终,子女问老爹爹想葬在哪里?他说:就葬在新农村。
公墓成了老人入土为安的新农村。
宜兴西乡一路的人,有大年夜上坟拜祭的风俗。每年除夕上午,宗华东都会到公墓去走一圈,在外打工创业的村民平常不大会见到,这个时候见着,他会与村民打个招呼,聊几句家常话,见着美栖在外乡贤,笑着握握手,拉近关系,为村里争取些关系和资金。
听完美栖新农村建设中的故事,我从进门时称他宗书记,聊到后来辞别时,我叫他华东书记,像村民那样亲切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