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视界

直观体现新旧观念冲突,真实描写当下农村变化

《幸福到万家》:农村富了以后怎么办?

  现实题材电视剧《幸福到万家》近日正在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热播,优酷同步播出。该剧是导演郑晓龙少有的农村题材作品。面对全新类型的挑战,郑晓龙认为根本还是要对现实题材有基本的判断和把握,“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剧真实地折射农村的变化,既不营造对立,也不夸大冲突,展现一个实实在在的农村。”

  落笔时代见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真实群像展农村当下时代诉求

  《幸福到万家》讲述了农村姑娘何幸福历经事业与婚姻、爱情与亲情的多重考验后不断成长,从农村走进城市,再从城市回归农村,最终带领万家庄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法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励志故事。它对现实充满了关切和善意,既描写了现代农村社会的基本现状和普通民众遇到的现实问题,也投射出当下新女性追求幸福的时代诉求。

  面对家庭的犹豫和阻拦、村民的顽固和守旧,女主人公何幸福始终没有放弃,在追求公平正义、寻理寻法的过程中,实现了个人的成长。何幸福积极投身家乡建设,斗闹婚、开客栈、治理污水,为乡村经济振兴和乡风文明建设发展贡献力量。剧集以何幸福在追求正义、寻理寻法过程中实现个人成长为主线,在刻画一个普通农村姑娘的成长与不平凡的同时,弘扬法治精神,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该剧不仅真实刻画了一个自信、不认输的女主角何幸福,诠释了新时代女性的励志力量;更通过人物群像刻画展现广大农村社会现状,在乡土人情与公义法理碰撞、因循守旧与大胆变革交织的过程中,描绘出一幅极具活力的乡村文明建设时代新画卷。

  在郑晓龙看来,选择这样一个故事,是因为他发现这两年的乡村题材大多都是在讲“农村由穷变富”的故事,而“富了以后怎么办”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展示。“农村不光是由穷变富,还应该在精神文明建设、法治建设这些方面去讲农村的变化。”郑晓龙认为,主题的变化正好也符合“乡村振兴”的主题,也能够在现实题材的内容扩展中去呈现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情理交锋丰富乡村叙事 以人为媒讲好时代故事

  电视剧《幸福到万家》改编自陈源斌的长篇小说《秋菊传奇》,这个故事其实拥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之前的版本更多在讲秋菊打官司的情节。郑晓龙透露,最早在五六年前就由知名编剧赵冬苓改编故事,拿到编剧赵冬苓的第一版剧本已过去近7年,后来几易其稿才打磨成现在的故事。

  在多次修改中,故事进行了很大的改动,更多和现实结合,与当下农村的实际情况结合。“这个剧比较尖锐地讲了一些农村‘旧’风俗和‘新’观念的矛盾,我们透过何幸福的个人选择来讲农村和城市的变化。”

  此次《幸福到万家》聚焦广阔乡村,以乡村振兴、精神文明建设为主题,展开一场情理交锋的精彩现实叙事。以群像展现乡村生活百态,以真实为核心,直面现实、反映现实,注重对人物的塑造和挖掘,讲好普通人的动人故事。

  作为一部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法治建设以及女性励志成长为主线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幸福到万家》以万家庄的发展、建设、治理为缩影,展现我国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与成果。在《幸福到万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也被不断提及,通过何幸福积极开展污水治理等故事情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万家庄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的进步,用跌宕起伏的故事以及鲜明的人物性格塑造,展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变化,叩响了乡村振兴的时代跫音。

  作为曾执导过《金婚》《急诊科医生》《功勋》等诸多口碑佳作的导演,郑晓龙在现实题材剧的创作上颇有建树,与此同时,他也通过《甄嬛传》等古装题材探索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之所以选择拍《幸福到万家》,郑晓龙说,是看中了故事里人物的人格与尊严感,以及背后的时代精神。在他看来:“不论是哪种题材,最重要的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新,更多还是需要创作者去了解时代,了解时代中的人,引领正确价值观。”

  (综合整理自北京日报、中青网、羊城晚报,图片来自剧方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