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上半年环境质量成绩单发布

水清天蓝,各项指标稳中向好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无锡上半年水环境质量和大气环境质量“成绩单”发布,各项指标稳中向好。下半年环境质量工作持续推进,力争更上一层楼。

  从源头减排,大气治理持续发力

  今年上半年,我市PM2.5浓度31.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绝对值排名全省第2;优良天数比率75.1%,绝对值排名全省第5。

  项目减排一直是改善大气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年排定的14826项年度工程项目,目前已完成11382项,完成率76.8%。接下来,有关部门将对未达时序进度的地区进行专项督查督办,同时通过以查促改的方式确保治气工程项目高质量推进。聚焦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排放行业,锁定51家重点排放单位,在超低排放基础上与企业友好协商最优排放方案,对超标行为实施查处。最新数据显示,全市重点污染源在产能不减的情况下,SO2、NOX和烟尘日均排放量分别较一季度下降24.2%、17.71%和12.89%。重点行业深度减排已完成43家,累计淘汰高排放车辆近7000辆。对未完成的21家企业需要加快指导督促,确保年底前完成。活性炭使用情况排查工作将全面启动,9月底前重点地区使用企业先完成排查,鼓励有条件的煤电企业尽早完成全流程深度脱硝。

  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住建、城管、公安等部门持续开展文明工地施工、餐饮油烟整治、精准执法等七大专项行动,共检查各类工地4929处,检查餐饮油烟2394处,精准执法检查点位13852个,发现问题2180处,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168件。

  从保达标到保稳定,治水有新要求

  今年1-6月,全市71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为95.8%,同比上升9.9个百分点,超额完成94.4%的省考核目标,并达到历史新高。8个板块优Ⅲ比例均达标,且无劣V类断面。

  上半年,全市71个国省考断面中,共计22个断面出现25次单月水质不达标的情况,国省考断面水质不稳定的问题亟待解决。《无锡市汛期国省考断面水质保障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制定实施,将对36个存在汛期水质滑坡风险的国省考断面附近支流支浜、排涝泵(闸)站、入河排放口开展全面排查。目前,排查出支流支浜142条、排涝泵站108个、入河排放口236个,正在对相关排涝泵站和支流支浜进行加密监测,掌握断面周边点位水质情况。

  “下个阶段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攻方向逐渐从‘保达标’转向了‘保稳定’,即从保证国省考断面水质年度达标向持续推进国省考断面单月水质稳定达标转变。”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何永军表示,“国省考断面单月达标率”和“汛期污染强度”将作为新指标纳入市(县)区高质量发展考核。通过逐步压减断面的可超标次数,来推动断面水质达标稳定性逐步提高。

  “汛期污染强度”指的是每年6-8月,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这3个水质指标的监测浓度与地表水Ⅲ类标准限值的比值。从历年监测数据来看,每年汛期,国省考断面的水质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有关部门抓住汛期这个关键时间节点,对汛期断面的水质提出了考核要求。

  (晚报记者 殷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