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晚报记者 何白)遇到突发急诊,过去都是转运病人,这次却是转运医生!昨从无锡市二院获悉,7月27日,无锡市二院、惠山区中医院联手完成无锡首例“胸痛中心全市模式下启动转运医生方式救治病人案例”。截至昨天,病人恢复清醒,心脏情况稳定,已准备今天出院。
这位50多岁的患者是河北来锡务工者,7月27日上午在惠山区中医院核酸采样点排队时突然倒地、意识丧失,出现猝死状态。惠山区中医院医生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施以6次电击除颤后保住了心跳,送进重症监护室后仍处昏迷状态。心电图检查发现心梗,惠山区中医院院长殷向东指示心内科主任赵龙立即通过“胸痛中心全市模式”联系无锡市二院,由二院派出医生直达惠山区中医院,施行急诊手术,主导接下来的救治。
无锡市胸痛专科联盟秘书长、无锡市二院心内科王仁荣主任介绍,2017年12月13日无锡市在全国首创建立“胸痛中心全市模式”,模式的核心是通过物联网技术手段实现胸痛病人救治全流程信息的实时记录及互通互传,中心医院能为基层医院提供规范化诊疗指导,通过上下联动使各级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发挥最大效用。近年来,无锡市不断充实“胸痛中心全市模式”,已建立了胸痛专科联盟,全市70多家基层医院建立胸痛救治单元,心血管疾病分级诊疗高效有序,成功救治了很多病人。
这次惠山区中医院接诊的病人病情危急,已上了气管插管、药物维持生命,像往常那样由120转运到无锡市二院,无疑危险系数加大,于是,“胸痛中心全市模式”再次创新调整,转运病人变成了转运医生。王仁荣作为派出的手术医生,带上相关救治器械争分夺秒赶到惠山区中医院,及时为病人做了手术。
此次救治体现了无锡市胸痛专科成员单位既在医技医械上向国内领先城市靠拢,同时又始终围绕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需求,尊重医学规律、统筹协调资源来创新调整诊疗模式,这样的有益进步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