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一周130多起汽车“中暑趴窝”

这些不当处置要避免

  本报讯 (晚报记者 念楼)炎炎夏日是各类车辆故障的高发期,汽车“不堪重负”在半路“中暑”的情况时有发生。记者昨天从无锡交警了解到,一周以来,市区共发生抛锚等故障警情130多起。交警处警过程中发现,有些驾驶人在故障后采取的处置方式不正确,对此作出了安全提醒。

  高架大队民警告诉记者,近来气温飙升,车辆抛锚的警情几乎每天发生。有的车子开了空调行驶到半路,遇到桥面爬坡时就“不在状态”,有的车索性“闹脾气”熄火了。在高速公路上,这种情况也不少。交警高速一大队民警通过对沪蓉高速和京沪高速无锡段的车辆和视频巡逻,发现了一些汽车故障情况。7日中午12点40分左右,沪蓉高速公路无锡段往常州方向,一辆小车发生爆胎导致翻车,所幸车内人员无碍。民警说,车辆夏季高速行驶时间过长或者中途突然碰到异物,很容易发生爆胎险情。汽车爆胎后掉落在高速公路主线上的轮胎皮,里面含有钢丝,还会成为破坏物对后车的安全行驶造成影响。“掉落的轮胎皮等汽车破损物,由专业清障人员按照安全操作规范来清理,驾乘人员要尽快离开高速公路主线,有条件的要把车辆停到应急车道内。”

  连日来,随着锡城高温天气持续,车辆故障明显增多,而汽车一旦半路趴窝,驾驶人的心情会更烦躁难耐。据统计,8月2日至8月9日,市区共接报爆胎警情30起、抛锚警情102起。交警指出,车辆发生故障后,驾驶员要抓紧时间做三件事情:车后放置警示牌、人员撤离、报警。

  交通指挥中心民警说,近期处警中发现,有两个问题需要驾乘人员特别留意。首先是人员不要滞留在故障车内,可以移动的情况下尽快离开车辆。“有的市民觉得露天没有遮挡太热了,等待救援时躲在车里,这是非常危险的。”交警说,抛锚在主线上的汽车,后方车辆如果不注意有可能发生二次事故,即使故障车已经移动到路边或应急车道内,人员也要下车站到路肩才安全。其次,遇到汽车趴窝在路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驾驶人喜欢先给保险公司打电话,而不是第一个打报警电话。“通常情况下,为了防止后方来车发生交通事故和排队积压,驾驶人应先打报警电话。”交警表示,有的驾驶人打完报警电话后连着给保险公司和家人同事打电话,也是有问题的。因为赶往现场的交警以及指挥中心后台民警会回访联系驾驶人,如果对方电话一直处于忙音状态,不利于及时救援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