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堵车就狂按喇叭催促,孩子不听话就一巴掌打上去,遇上小事与人摩擦……记者近日从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了解到,出现情绪中暑的市民增多。专家提醒,出现症状自己无法缓解的,需要及时和心理医生联系。
陈女士是“三孩”的妈妈,孩子放暑假在家,她每天要照料他们,忙得不可开交,加上大宝做暑假作业不自觉,二宝顽皮、不听话,三宝刚断奶经常哭闹,她饮食没有胃口,夜眠差、多梦,白天疲乏,精力不足,心情也变得很烦躁,对孩子们没有耐心,很容易控制不住就一巴掌打上去,事后又内疚自责。无奈,陈女士求助于心理医生。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心负责人朱伟主任医师介绍,像陈女士这样出现情绪中暑的市民最近明显增多,这是因为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候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明显增强,会导致情绪和认知行为的紊乱。除了气温变化外,情绪中暑还与人的出汗多少、睡眠时间和饮食不足有关。
情绪中暑症状若持续长久,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质量,还会影响人际关系,引发安全事故,对身体健康也不利。朱伟建议,需要为这些市民安装“心理空调”,室内多些冷色系,听听舒缓轻松的音乐,做些冥想放松训练等,有助于降低“心理热度”。当然,自己无法缓解时,还需要求助心理医生。市精神卫生中心通过互联网医院无边界服务新模式,由资深心理专家放弃休息时间,每天从上午8点至晚上11点,轮流在线为患者提供服务,免费咨询则24小时开通。 (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