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森度 文 |
长豆是蔬菜中常常被忽略的一种,家常菜中可有可无,无碍大局。但凡凭一个“长”字,就不曾让用心的人去观察一下,“长”在何处?菜农眼中的豆“兄弟”多,蚕豆、毛豆、豌豆、扁豆、绿豆、赤豆……上海人把长豆说成是豆荚,无锡人说“长树郎”,大部分人却说“长豇豆”。豆类长相各有千秋,长豆独树一帜,不仅在一个“长”字上,它的凌空御风能力使人展开想象。
每年“春分”前,长豆下种育苗,豆种入土,一个星期就破土露白,展开两张稚嫩的新叶,再长出两张叶,即移栽。菜园中每埨种两棵,对对种上成两行,着新土。春风吹,春雨润,初见蓬勃之势,就用细竹竿搭豆架了。竹竿随豆苗边上插进土中,竹竿上端交叉搭上,用一根横竿放交叉点上,线带缚扎,豆架连上。此时菜园地上竹竿林立,好像渔港内将挂帆的渔帆船待发。长豆起身,似“箭在弦上”,没几天,那光光的竹竿“穿”上了“绿衣”,长豆藤蔓爬上竹架,绕着竹竿向上攀去。豆叶似卵形,张张迎着阳光,初见油亮,渐渐绿色变浓,一层层往上展开。一排排豆架,俨然是菜园中的仪仗队,生气勃勃。
长豆藤上架了,不是赶着鸭子上架。似一群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学习结束,要升一年级的心情,飞一般地从园中冲出,如有翅膀,定会飞向天空。长豆长相,初始貌不诱人。苗蕊中长出细细的嫩须首先亮相,长豆的嫩须,像侦察兵,不露声色的灵敏。当风把须丝一次次地吹向竹竿时,细丝会抓住其中一次机会,缚住竹竿,绕丝如绕指柔,旋着向上。旋,一律向左旋,奇妙!是基因传承?还是受公路交通靠右走的启发,有序畅行?待解!长豆的主茎在茎须的牵引下,昂首向上,向上,向上,唱着一支歌,“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有时候,吃到好东西很满足,但看到好东西精彩的生长过程,更享受,攀竿登高,虽不是长豆独有,但其全体发力,欣欣然,气势昂昂独成气象。长豆的主茎攀达杆顶后,稍歇,休整。初夏的阳光下,双瓣豆花在豆叶中次第开放,空气清新。豆花绽放蜂蝶惠顾,暖风中,淡紫色的豆花完成秀美。两三天花收场,长豆出世。从高端的竹架上开始,挂出条条长豆。这时长豆又一个劲地向下,向下,向下,低垂。乍一看长豆吊在茎上,上面“头部”牢牢联上,“瓜熟也不蒂落”,退后几步看豆架,长成的长豆成绿色垂帘,有远近层次,画家看后定会欣喜细看,远近高低错落垂挂,豆色浓淡不一,多像名师画出有层次感的一幅画。如果栽培长豆有个谋划,在菜园门口用心种上一排长豆,到时长豆成熟时挂出几排长豆来,形成“豆帘”,你走进去定会有“别有洞天”的感觉。
走进豆架中,收获长豆,头上、肩上触碰,似长豆有意拂脸摩肩,有一种舒服的亲善感觉,豆架上的长豆正好是你稍微抬手就可摘到,垂姿恰到好处落在伸手摘采的高度,是长豆在生长中的安排。摘长豆,不用竹篮,采到手,放入臂弯中,一大把,长豆有2尺长,手挽起来,潇洒地走出来,多像手挽一件绿色上衣,那么轻松!美好夏天,收获长豆的季节。
长豆主要是吃豆外面肉质的皮,豆在其中已退化。在厨师的手上,嫩爽的长豆折成寸段,进油锅时“高音轻唱”,轻炒断生,即略略放进水快烧,“三下五除二”出锅,长豆光炒碧绿生青,吃口自然清爽。长豆中的纤维是蔬菜中最好的,当长豆在豆架上脱颖而出,直到长熟垂成,天天迎风摆动,造出来的一副“筋首”,柔软中强劲无比,定是优质纤维吃进肚里,肠胃畅通助消化。当你吃上汁浓味厚的红烧肉,你再吃上爽口的长豆,好似嘴里被清扫了一番,爽!使人费解的是青青的长豆和不登大雅之堂的咸菜为伍时,一起配制炒上,另有一种开胃的味道,扑面而来,上桌后,吃客欢迎,甚至在宴上一扫而光。绿色食物中说“长”论“短”,不落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