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说起涉水行政审批,不少人可能会觉得陌生。但是,你知道吗?事关我们住、行的工程项目(如,商品房建设,道路、桥梁建设),大多数都需要经过水利审批许可。记者昨从无锡市水利局获悉,为确保项目尽快落地,该局持续创新服务模式,推动涉水审批不断“加速”,全力打造最优水利营商环境。
早上8点多,犊山防洪大堤工地现场,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桩基试桩施工。这是我市“美丽河湖”提升改造的重点工程之一。“该项目施工区域位于太湖风景名胜区内,涉及省级生态管控区、国家级生态红线以及省级公益林地、蠡湖景区湿地等多个管理范围,项目前期手续多、审批层级高,建设单位在项目审批环节遇到诸多难题。”该项目负责人介绍,如果按照普通流程办理,建设单位需要到水利、自然规划、生态环境等10多个部门层层对接,每个部门还涉及多个业务处室,光“跑部门”办手续就可能要耗费1年多的时间,但当时五里湖节制闸公路桥已存在安全隐患,工程的紧迫性不言而喻。
无锡市水利局获悉该情况后,给出指导建议——一阶段先设置围堰便道,开展危桥拆除作业;二阶段进行建设施工。与此同时,该局主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处室,为项目前期审批提供“一站式”指导服务。这样一来,前期审批环节,从建设单位跑多个部门交材料、办手续的“一对多”模式,转变为了多个部门联合服务该项目的“多对一”模式。期间,市水利局与相关部门积极对上争取,最终,该项目相关审批提前了半年多的时间,此时,一阶段拆除工作已全面结束,二阶段的施工于7月底顺利启动。
“这种‘保姆式’的服务,提高了审批效率,大大降低了建设单位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为后期施工建设预留了更多时间。”该项目负责人介绍,按照目前工程进度,犊山防洪大堤将于明年年初以全新面貌与市民见面。
除了堤坝改造等专业水利工程外,关系到市民出行、城市品质的市政道桥项目也需要涉水审批把关。据介绍,如何推进全市水行政审批全过程服务与监管工作,是无锡市水利局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为此,该局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并专门出台相关实施意见。
在审批方面,市水利局将加强与发改、住建、交通、市政、审批等部门及信息系统的对接,及时掌握项目信息,提前介入项目服务,提供审批前咨询指导服务,帮助项目单位按标准要求开展审批前各项准备工作,缩短审批准备时间。对办理各类涉水行政许可的建设项目,开展申报材料“容缺预审”,对一些申请材料还没办下来的项目,先行开展专家评审、现场勘验、材料审查等审批环节,避免项目审批“空窗期”,实现项目审批“零等待”。
针对涉及市、区两级审批权限的建设项目,由市水利牵头“联动审批”,同一许可事项,只需编制一本技术报告、召开一次审查会,节约审批时间。今年以来,市水利局先后对锡宜高速改扩建、锡太高速改扩建、江阴第二过江通道、凤翔高架快速化改造等涉河建设项目进行联动审批,保障了重点工程顺利开工建设。(刘娟/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