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健康

古运苑社区有少数民族居民百余人

博爱家园唱响民族团结一家亲

  清名桥街道古运苑社区有9个少数民族的居民百余人,社区倾力打造的博爱家园,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有效载体。近年来,该社区先后获得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江苏省红十字博爱家园、江苏省“红石榴家园”等荣誉称号。

  古运苑社区现有古运五爱苑C区和悦诚花园两个小区,是一个以安置房小区为主、商品房为辅的混合型社区,总户数3976户,常住人口7000余人,有回、满、蒙古、瑶、壮、侗、土家、朝鲜、哈尼等9个少数民族居民百余人。他们大多数是因随迁、婚嫁或是来锡务工等原因,成为社区新市民。如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城市新生活,更好地融入社区大家庭,实现民族大团结大发展,成为社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现实需求。古运苑社区倾力打造博爱家园,将红十字服务融入社区微民生项目,结合社区民族工作特色,吸收各族居民共同参与,打通红十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成立了综合减灾科普馆、社区就业服务站、民族团结书房,处处体现多民族特色。如梁溪城投公司向古运苑社区捐赠了4000多册书籍,包括民族团结政策汇编、部分少数民族作家的书籍,社区成立了民族团结书房,很多居民成了书房的常客(见图)。

  社区壮族居民卢绣美长期无业在家,丈夫打零工收入不稳定,且夫妻两人均为聋哑人,大女儿身患重度糖尿病,需每天注射治疗,小儿子年仅3岁,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博爱家园广泛争取社会资源与他们爱心结对,帮助他们摆脱困境、重拾生活信心,就业服务平台终于在2019年年底帮助卢绣美和丈夫找到了稳定工作。为了体现社区各族群众在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追求,社区还专门拍摄了一个微视频《无言而歌》,讲述卢绣美在社区的帮助与自己的努力下脱贫的故事。而社区这个精准帮扶平台,还在继续帮助着社区里更多像卢绣美一样的人,让他们早日过上幸福生活。

  无论是汉族居民,还是少数民族居民,都为博爱家园倾情奉献。马陈霞是社区一名哈尼族党员,自从2018年来到无锡工作生活后,她就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到养老院为高龄老人剪指甲。新冠疫情发生后,她主动来到社区要求参与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全力协助社区做好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在小区门岗协助物业做好小区封闭管理,开展出入登记、体温检测和宣传劝导工作。马陈霞还主动承担起楼道监督员的责任,遇到有邻居存在杂物堆放、遛狗不牵绳等不文明行为,她会主动进行劝导。社区汉族护士谢秋霞年过八旬,已坚持30多年每周为辖区老人测量血压等。古运苑社区党总支书记朱元怡介绍,下一步,博爱家园将进一步立足社区实际情况,围绕红十字服务,形成民族团结特色,唱响民族团结一家亲。 (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