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乐龄/广告

84岁影后吴彦姝:

青春是一件终生的事

  提起吴彦姝,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样的形象?是一人千面的精湛演技,还是堪称传奇的演艺经历?“从容地老去”“青春地活着”已经成为这位新晋影后的“标签”。许多观众夸她,皱纹里都藏着少女感。

  “追梦”“拼搏”“新潮”这些更多用来形容年轻人的词,在吴彦姝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吴彦姝笑称,只要心不老,青春永不褪色。

  72岁再启程 有梦想就青春

  72岁那年,吴彦姝跟随女儿来到北京,开始“北漂”生涯,这是她步入老年后做的第一件“出格”的事。

  年轻时,吴彦姝是山西话剧团演员。因为长相秀美,又颇具表演天赋,吴彦姝很快成为团内骨干。

  吴彦姝说,那时虽然没有大红大紫,但是事业顺遂,家庭幸福,她很知足。

  然而退休后,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吴彦姝,却先后经历丈夫和父母离世的痛苦。这让吴彦姝的情绪一度陷入低谷,但同时,也给了她改变生活的决心。在女儿支持下,吴彦姝做了一个重要决定——重启演艺事业,前往北京追寻自己最初的梦想。

  起初,没人相信一位退休老人可以闯荡演艺圈。但吴彦姝不这么想,她觉得凡事可以试一试。在没有名气、没有经纪人的情况下,吴彦姝怀着对表演的热爱,辗转各个剧组跑龙套,出演一些小角色。可即使是再简短的台词,再少的镜头,她都反复揣摩,认真表演。吴彦姝的剧本里,总是密密麻麻写满注释,都是她对角色的理解与体会。

  因为性格随和,吴彦姝在剧组交到不少朋友,遇到合适机会,他们都会帮忙推荐。凭借独树一帜的演技和好人缘,吴彦姝渐渐在影视圈崭露头角。《心居》《北京遇上西雅图2》《流金岁月》等影视剧的热播,让越来越多观众记住这位老戏骨。

  梦想不是年轻人的专属品。吴彦姝描述当下的自己,有梦想的年纪就是青春,什么时候启程都不晚。

  80多岁敢拼敢闯 青春就是迎难而上

  工作上,吴彦姝不会因为年龄大而放慢脚步,不少合作伙伴都说,她80多岁还这么拼,太“出格”了。

  演戏其实是个体力活。剧组生活作息不规律,有时凌晨三四点时就要起床化妆,有时要熬夜拍戏到天亮。除此之外,冬天淋雨,夏天穿棉袄,拍摄时磕磕碰碰更是常事。

  84岁的吴彦姝吃得消吗?曾与她共事过的人说,她从不喊累。吴彦姝认为,做任何事业都要敢拼敢闯,与年龄无关。

  电影《妈妈!》中有一场戏,饰演母亲的吴彦姝在深夜追逐患病离家的女儿。为了配合剧情,吴彦姝需要在有台阶的桥上一遍遍来回奔跑。在拍摄第9条时,吴彦姝因为体力不支,不慎摔倒,膝盖磕破了皮。但她没有喊停,而是借着这个意外继续表演,将“摔跤”塑造成角色情绪。

  戏里戏外,所有工作人员都被这位老戏骨的敬业所感动。

  因为上了年纪,记忆力、视觉、听觉有所衰退,吴彦姝在背台词、对戏时,必须付出比年轻人更多的努力。但她坦然接受这种落差,并用勤奋弥补。每句台词,吴彦姝都会在开拍前背几十遍甚至上百遍,直到滚瓜烂熟。

  记者问她,你演戏的动力是什么?吴彦姝笑得灿烂,她回答:“因为我正青春。”青春就是充满挑战,越是困难,越要迎难而上。

  不以年龄为限 永远好奇这个世界

  吴彦姝能拥有如此充满活力的晚年,在于她对生活有“出格”的热情,也有“不服老”的倔劲。

  吴彦姝是一位篮球爱好者。小区楼下的篮球场常常能看到她的身影,运球、助跑、三步上篮,吴彦姝打起篮球的劲头不输年轻人。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上,与健身有关的内容很受关注,吴彦姝也是积极响应全民健身的一员。在一段日常健身视频中,这位老演员再次震惊观众,跪姿高抬腿、一字马劈叉、1分钟平板支撑,接二连三的高难度动作她完成得轻松自如,让年轻网友直呼“自愧不如”。一时间,“向敬业的老戏骨致敬”“状态看起来只有18岁”等赞美之词在评论区刷屏。

  “大家在你身上看到不一样的青春。”听到这句话,吴彦姝开心地笑了。她说,极强的自律性正是出于对演员这份职业的热爱,只有坚持锻炼,保持身材,才能适应工作强度,塑造更多好角色。

  除了运动,短视频、美妆等年轻人爱玩的,吴彦姝都感兴趣。她说,自己永远好奇这个精彩的世界,不会用年龄去限制自己做喜欢的事。因为一个人真正老去,是从对生活失去热情开始。

  女人如花,静吐芳华。容颜上的青春纵然绚烂,却很短暂,精神世界的青春才经久不衰。

  (人民网、电影《妈妈!》官方微博)

  调查

  七成受访者

  支持老年人“出格”

  老年人眼中的“出格”是什么?他们又做过哪些让人耳目一新的事?社会公众如何看待老年人的这种“出格”?

  为此,记者发放近150份问卷调查,并走上街头,了解大家心里的“第二青春”。

  超半数老人将“出格”

  定义为“改变”

  在接受采访的老年朋友中,大多数人对于“出格”一词是从字面意思上理解,表示行为、语言超出常规。关于老年人退休后的“第二青春”,54%的受访者认为,就是做出改变,与往日形象、性格有所差异。

  84岁的周奶奶,退休前是一名教师,常给人一种严肃、认真的印象。退休后的她,曾和朋友们组队学起街舞,伴随着动感欢快的节奏舞动,让她感觉十分快乐。

  她表示,街舞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虽然现在年龄大不再跳舞,但她觉得,老年人尝试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突破。

  调查中,不少老年朋友还给出这些关于“出格”的答案:圆年少时的梦想、学习新鲜事物、挑战并坚持一件事。还有老年人认为,自己支配退休后的时间,不把重心放在子女、孙辈身上也是活出自我的一种“出格”。

  尝新或圆梦

  “出格”各有不同

  “你有在退休后做过与众不同的事情吗?”采访中,有38%的受访者给出肯定答复。

  邵爷爷今年90岁,几年前,他和孙女发现市面上很多节能台灯灯管不可替换,用一次就扔掉很浪费。于是,他和孙女一起从零开始学习,研制出节能台灯可替换灯管,并申请了专利。

  提起这段经历,邵爷爷满是兴奋和骄傲,他表示这是一次学习和挑战,触碰从未接触过的领域,是一次“出格”的尝试。

  当然,未“出格”过的老人占了大多数。他们表示,自己虽然有这个心,却没有勇气做“出格”的事。其中,约32%老人因身体原因不能尝试,36%老人表示没有时间做想做的事。

  赞成“出格”

  亲友支持很重要

  “你怎么看待老年人做些‘出格’的事?”针对这一问题,70%的受访者都选择支持,并表示老年人不应给自己的人生设限,社会公众也应该鼓励老年朋友突破自我,丰富晚年生活。受访的年轻人全部赞成家中老人尝试“出格”。

  程女士和记者说,自从母亲在某短视频平台学会拍摄视频后,每去一个地方就会把当地的景色、人物等拍下来,回家后剪辑成完整视频,配上背景音乐发到朋友圈、短视频平台。程女士表示,学习拍摄、剪辑耗费母亲不少时间和精力,但老人乐在其中。

  24岁的黄先生表示,年龄不是阻碍人们前进的步伐,每一个阶段都是最好的。有时候,少数老年人的“出格”会改变或影响多数人的观念和想法。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尝试街舞、攀岩、跳伞等极限运动,活出生活宽度。但黄先生也认为,老年人要注意量力而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身体健康为前提,再去尝试。(浙江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