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越发重视,在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眼中,孩子能不能上一所好学校决定将来能否成功。正是掌握了家长的这种心理,有人以“择校费”为幌子骗取钱财。近日,滨湖区检察院对以办理请托入学为名实施诈骗的贾某某依法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花了钱没等来入学好消息
市民张女士去年带着儿子到某教育机构学拼音,与机构负责人杨某聊天时,杨某透露了自己有途径帮孩子“幼升小”到某民办小学上学的意思。这正好说中了张女士的烦心事。今年6月她找到杨某沟通升学一事,杨某说只要请贾某某帮忙就没问题,如果不成功收取的费用会全额退款。张女士听着感觉很靠谱,就相信了。
几天后, 张女士出差途中收到杨某发来的贾某某银行卡号、姓名等信息,要求立刻打款。张女士心急火燎用手机银行转了5万元后发现被限额了。正发愁间,杨某又发来另一人的支付宝收款码,并解释说贾某某的号收款频繁被冻结,张女士不疑有他,分两笔扫码支付了5万元。考虑到孩子上学的事情要紧,当晚张女士赶回无锡与杨某、贾某某见面。贾某某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已帮过很多孩子办理入学。双方还签了协议,注明收取费用10万元,保证孩子进入理想的学校,不成可随时退款。第二天张女士又接到消息,贾某某声称竞争者很多,还要转账5万元才能操作保住名额。一笔接一笔的转账让张女士心生疑窦,借口手头紧先用手机转了2万元。
8月底,张女士没等到孩子入学的好消息,也没有收到退款,反而等来了派出所民警的电话。原来“学托”贾某某因事情败露,主动到派出所投案自首。
所谓能人骗了机构和家长
承办检察官调查发现,所谓的能人贾某某来自外地,大学毕业后在安徽、浙江等地的广告公司做过销售工作,之后在南京为教育培训机构销售过课程。贾某某来无锡后没有固定工作,平时靠借款生活,之后更因沉迷赌博将积蓄挥霍一空。由于曾在教育机构工作,他从多个微信群中认识了一批相关机构的老师、负责人,贾某某就想着靠这些关系,替人办理转入学手续来“挣点钱”。为扩大影响,他将从其他群里和朋友圈看到的相关转入学信息转到以机构老师为主的聊天群,想从机构学生中寻找“商机”。
在此过程中,贾某某通过聊天群认识了教育机构负责人杨某,一番口舌莲花渐渐取得了杨某信任。得知贾某某可帮学生操作办理转入名校,杨某为维持机构人脉,便联系贾某某代为办理。不少其他教育机构从业人员也和杨某一样,上了贾某某的当。每当有人委托时,贾某某会先收取对方“定金”,待无法兑现再退还,竟还攒下了不错的“诚信”口碑。而实际上,贾某某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和资源,收钱后也未“打点”关系,而是把钱投上赌桌输光了。半年不到的时间,贾某某谎称有渠道帮助他人孩子入学、转学,以找关系需要费用为由,骗取10余名家长共205万元,用于赌博或偿还个人债务。
“所有人基于信任,都没有对我进行背景调查,不然我肯定会露馅”,案发后贾某某说。为此检察官提醒,教育机构和学生家长都要擦亮眼睛。面对孩子上学问题,请家长多一分理性,多关注相关规定和政策,切勿上“潜规则”的当,以免损失钱财并且耽误孩子的上学时机。(晚报记者 念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