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扇了婆婆一耳光,带着儿子净身出户”,在短视频平台时常出现这样的内容。
这些视频里,女播主对着镜头讲述自己婚后被丈夫、婆婆所刁难的故事,这些版本竟然都出奇地相似,有的甚至连开头都一模一样。不久前,“凌晨3点我把73岁的老父亲赶出家门”的雷同视频,也在平台上风靡过一次。
记者发现,这些发布同类视频的播主大多都是依靠炒作“婆媳矛盾”引流,从而累积粉丝量达到变现目的。
对此,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表示,如果平台对这类现象置之不理,任凭播主们“妖魔化”婆媳关系,故意夸大和渲染婆媳矛盾,可能形成不好的导向,从而导致社会性焦虑进一步加剧,不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
平台
如有违规将处理
近日,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相似的“婆媳纠纷”故事,即女子在婚后被丈夫、婆婆刁难,最终女子扇了婆婆一耳光,带着孩子净身出户。记者梳理发现,发布这些视频的播主均自述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被养母捡回家,养母含辛茹苦将其养大后,她与当地人结婚生子。儿子1岁时,养母突然生病,她把养母接到身边一起生活,婆婆却对此颇有意见。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她终于下定决心离婚,“扇了婆婆一耳光”后带着养母和儿子净身出户。
眼尖的网友发现,在短视频平台上,有这样“经历”的播主不止一位,她们有的衣着光鲜,有的相貌平平,虽然口音不同,但都有着相同的“经历”:被养母带大,在打工期间与男友结婚,婆媳关系不好,最终带着养母和儿子净身出户。
难道这些人都嫁进了同一户人家?其实不然,记者发现,发布这些视频的播主大多都是依靠炒作“婆媳矛盾”引流,从而累积粉丝量达到流量变现目的。甚至大部分播主在视频的最后,还以“我来到了某某平台学习短视频,因为我看到很多普通人在这里逆袭翻身了,而且也确实赚到了钱”收尾,并表示自己也想通过运营短视频让“养母”和“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恳请网友们为自己点赞。
在快手某播主的主页,其曾累计发布55个作品,近半数视频围绕家庭矛盾、夫妻关系进行讲述,内容类似“扇了婆婆一耳光”。其账号下的其他视频内容则以带货为主,该账号还拥有自己的快手店铺,店铺内共计56件商品,价格均在百元以内,累计销量892件。
记者还注意到,一些账号虽无明显的带货倾向,但常常依靠情感故事获取视频流量。如某播主就曾累计发布32个作品,其多围绕婆媳关系、夫妻矛盾展开,包括《婆婆突然来儿子家,儿媳却这样对婆婆》《结婚当天只因新娘一句话,婆婆竟取消婚礼》等。
记者就该现象拨打快手的举报客服电话,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暂时无法核实此类视频或账号是否涉嫌违规,但后续平台会加强监管,若真有违规情况出现,会做进一步的处理。
专家
通过技术手段综合整治
通过检索关键词,记者发现,近年来在短视频平台上,借“造谣式”话术来引流营销的现象并不少见,如“凌晨3点我把公公赶出了家门”“妻子独自将孩子抚养长大,却在家里备受冷落”……这些冲击大众朴素情感的视频虽然令人厌恶,但却让那些信奉“挨骂也是流量”的人频频得手,甚至形成网络热梗。
通过调查发现,这些有着“相同经历”的视频播主大部分都是课程女讲师,她们不仅“师出同门”,还有专门的社群在培训。通过将自己包装成高情商的成功者,凭借兜售话术、高价卖课,企图向公众收割“韭菜”。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董子铭表示,短视频里的同质化文案内容变成网络梗,并流行蔓延到用烂,这与碎片化的媒介环境关联密切,“流行梗”不仅简短易懂易记,还戳到痛点,引发共鸣,极易在网络上被模仿和复制,碎片化的传播则让其更加迅速地引爆了互联网。
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表示,在互联网平台,同质化博流量文案很常见,如大众常看到的影视剧解读类视频,几乎都是用的一模一样的文案,甚至分镜头和剪辑手法都完全一样,“为什么会有这种视频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这些视频内容能够吸引眼球、吸引流量,而有了流量就会有粉丝,有了点击量就可以变现。”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能明显看出视频内容是编造或伪造的,平台为了保护视频内容的原创性知识产权,以及保持视频内容的差异化,应该加大对其的监管和清理。”丁道师建议短视频平台通过技术手段、用户举报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整治,杜绝、减少此类型内容的泛滥。
对于播主们靠编造、炒作婆媳矛盾引流,丁道师指出,如果平台对这类现象置之不理,任凭播主们“妖魔化”婆媳关系,故意夸大和渲染婆媳矛盾,可能形成不好的导向,从而导致社会性焦虑进一步加剧,不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
(成都商报)
延伸
阅读
网络烂梗毒害孩子
“老师,报giao”“你这个老6”……现如今,小孩子学到的网络烂梗越来越多。
近日,有网友被4岁的女儿提问:“妈妈你知道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吗?”还不等她回答,孩子就得意洋洋说:“因为它看了视频不点赞!”话到此处,爱点赞和不爱点赞的人都沉默了……
这是让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很头疼的问题:沉迷于网络尤其是短视频并受其负面影响的孩子,越来越低龄化。
有人提出要共建共治,家长多陪伴、学校多引导、平台多负责,一起把青少年的网络环境搞好。
近日,人民网发表评论:不能让恶俗的网络烂梗毒害孩子。
评论中说,很多网络烂梗,都让人一头雾水:这种梗怎么就莫名其妙地流行了起来?而真正了解了这些梗的背景,就很容易发现,它们不仅烂,还散发恶臭气息。还有一些网络表达,已经涉嫌侮辱他人了,比如“贝儿这个绿茶,哪有本公主漂亮?”
网络时代,出现网言网语很正常。但是,网言网语不等于奇言怪语,也不等于胡言乱语,更不等于污言秽语。试问那些一脸油腻的短视频主播,你们会把乱七八糟的梗,说给自家孩子听吗?
其实,玩梗需要智慧,比如有时得会抖机灵,有时得会说金句,有时还需要有创新。但我们发现,一些网络烂梗,之所以烂,就在于它们太无趣、太无聊、太恶俗,跟创意挨不上边。
需要厘清的是,那些网络烂梗何以流行?青少年脱口而出,挂在嘴边,他们究竟是从哪些恶俗直播里学到的?有网友感慨:“现在的孩子确实被网络荼毒太厉害了。”应该说,污染孩子的不是网络,而是一些播主;带坏孩子表达的不是网言网语,而是那些臭不可闻的烂梗。
有一种观点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无需担心网络烂梗对孩子的影响,随着时间流逝,那些烂梗终会退出网络。这一观点似是而非,网络烂梗让人担忧,是因为它们侵袭了孩子的精神世界,乃至传递了不良的价值取向。因此,不能对此轻描淡写,任其泛滥。
对待网言网语我们秉承更开放的心态,我们欢迎那些充满机趣、活泼生动的网言网语,但对恶俗烂梗、污秽表达必须坚决说不。
何以消除那些网络烂梗?如何净化它们孳生的土壤?有大家共同努力,让网络环境更清朗,让青少年的用网环境更健康。
这是一道难解的三角谜题,家长、学校、平台,都要负起责任,才能共管共治,但也不能简单粗暴,毕竟网络已是当今的基础设施,我们无法物理隔绝孩子与网络,只能做好网络内容的净化和筛选。(人民网 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