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念涛 文 |
孔子曰:四十而不惑。这本《不惑之论》是无锡市经济学会成立40周年精品文论集,记录了无锡的一批学人走向不惑的大体历程。
40年前,我国的改革之风起于青萍之末。如果说农业的联产承包发端于安徽小岗村,那么,乡镇工业则滥觞于苏南,两者都是基层人民在经历“十年浩劫”之后不得不走的求生之路。当时,一些拘执于成见的人看了不顺眼,发出姓“资”还是姓“社”的疑问。在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之变的那场真理标准的讨论中,有识之士定睛一看,发觉它起于中国经济、社会颇有用处的东西,名之为“市场调节”。不久,党中央制定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1984年秋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主张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很多同志对这两者怎样结合感到迷茫,而苏南的群众和干部已认定乡镇工业是利民利国之路,一头走了下去。直到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发表讲话。说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都可以用,才初定尘埃。
苏南的学人历来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文化传统。40年前,他们贴身于草根的创新,发现乡镇工业除了使生产方式变了样,也使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变了样。变革者们全力拼搏于形而下之器,来不及考虑形而上之道。于是笔杆子们得为之代劳,陆续写出一批又一批的文章在全国报刊发表。其中,部分文章于1992年9月汇集出版了《市场经济与思维变迁》。现挑出几篇编入《不惑之论》。
无锡在近现代史上走出陈翰笙、孙冶方、薛暮桥等一大批杰出的经济学家。市委、市政府领导时常以他们激励大家。当今的一批学人步前贤之后尘,市领导自然高兴,予以支持。决策层有什么构想,来不及细研,就通过委托、招标、竞标让经济学会等组织来做课题,由政府购买咨询服务。近几年来,经济学会做了《无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让国有企业真正走向市场——关于深化无锡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智慧城市背景下数据融合发展研究》《无锡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研究》《无锡万亿GDP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无锡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对策性研究》等重要课题,《不惑之论》选载了其中个别备案。
习惯于思考问题的人在企业盘桓,时常捕获很好的故事,从中提炼出独辟町畦的见解。常熟市虞山镇工业缝纫机厂,原先的计奖方法是将产量、质量、利润、消耗、安全5个要素的评分相加,发现不妙,就改为5要素相乘。如果有一项的评分是零,其他4要素得分再高,乘积也是零,即无奖。来此调研的人,写出《要素的乘积比要素的加和更真实——两种计奖方法的比较》,被《求是》1990年第17期刊用。无锡市第三橡胶厂面对眼前的一大堆难题,不是就事论事逐个解决,而是预测未来的变化,将所有难题当作一个系统,分出轻重缓急,使每一个难题的解决都为接下来几个难题的解决创造条件。调研者凭此故事,将孔子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否命题改为正命题,写出《人有远虑,可解近忧》,被《求是》1990年第13期刊用。
这批学人一直关注着无锡发展走势,发现与改革开放相悖之事,便仗义执言。《人民日报》发表了《“七百四十五”个公章与四十五次进京》,《经济日报》发表《“加强”与“减强”》。当时皆针砭时弊,现在再看仍有激浊扬清之感。
40年来的调研与写作,扎根于无锡,立足于江南。对全国、全球也时时抬头观照。大多数文章、调研报告都是在全国、全球的宏观参照系下完成的。有几篇则专门介绍江苏之外的经验,如《从上海自贸区看提升开放发展之路》《香港经济转型对苏南高质量发展的启示》。但总的来说,我们的眼界尚不够开阔,对全国、全世界的认知尚不够完整。这使我们抱憾,也催我们奋进。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的”;为了抢时间,避免无端的内耗,是在“不争论”中进行的。用毛泽东同志说的“请看事实”的方法,让实践彰显历史的必然。然而“不争论”也带来了一种负面的结果:有些同志固守改革开放前的成见,非难变革。比如有人说,大锅饭养懒汉是对国有企业工人阶级的污蔑。听来恍如隔世,令人愕然。党中央多次明确:改革开放的方向不变,会有一些调整。很多事情亟待办理。前路充满不确定性,仍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仍然使用时间打嘴仗,徒费口舌。40年了,说是“不惑”,其实“不惑”是相对的,“惑”是绝对的。本书的作者反思40年所走之路,觉得一些具体结论尚待推敲,有些思路与方法尚待完善,读者诸君阅读此书如果产生某些疑惑也很正常。但有一条我们是绝对不惑的,那就是改革开放不会终止,不会逆行,恰如黄河长江不会倒流。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一起搏击于改革开放之大潮。
《不惑之论》,黄胜平 主编,新华出版社2022年9月出版,定价:7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