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剧部分取材于路遥中篇小说《人生》”,正在CCTV-1热播的电视剧《人生之路》开场即如此标注。1982年,《收获》杂志刊载了一篇叫作《人生》的中篇小说,引起了轰动。作者路遥在小说的最后一章留下了这样的标注:“并非结局”。这个开放式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在经历了痛苦与选择之后,回到故乡的高加林会过怎样的一生?41年之后,电视剧《人生之路》中给出了答案,也提供了经典小说影视化改编的新思路。
小说电视剧隔空“对话”
改编拓宽《人生》时代气息
电视剧《人生之路》围绕“人生抉择”这个精神内核,真实刻画了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高双星、马栓等平凡个体与时代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面临人生的挫折、磨难、机遇和考验,他们在妥协与抵抗、接受与突围之间不断折返,最终实现个体的成长,也全景展现改革开放后中国青年全力改变命运、创造新生活的奋斗历程。
这样的改编并不是简单地从文学到电视剧的形式转换,而是一次互文“对话”。既是与已经成为历史的原作的互文“对话”,也是与正在发展的现实的互文“对话”,既是与原作者的“对话”,也是与未来电视剧观众的互文“对话”。它凭借与原著一脉相承的精神气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人物命运,撑开了年代剧的表意空间,其中既有朴素真挚的怀念,也有时代浪潮的回响。
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当下推出《人生之路》这样的电视剧,除了拓宽小说的时代价值之外,还具有与现实互文的深刻意义。正如导演阎建刚在谈到创作初衷时所说的,“如果说当年高加林的故事之所以影响中国,源自作家极其真实、诚实地直面了青春课题,深受他小说影响的那代人有许多而今已成了国家栋梁,这些人的血液里都有路遥《人生》的文化基因;那么40年后我们再度求解人生之路,则因为对青春话题的探讨是个永恒热点,每个人的青春或多或少决定着一个民族、国家的明天,我们需要与今天的年轻人建立起新的关于青春、挫折、奋斗的共鸣。”
温情探索粗粝现实
《人生之路》续写奋斗内核
电视剧《人生之路》从1984年讲起,从陕北村落、县城街道到上海弄堂,对八十年代的生活场景进行了精准还原。通过土色和皱褶中的鲜活人世,尽显粗粝现实主义的真实,从时间、空间、人物上续写了路遥对城市与农村这种交叉地带的关注。
作家陈忠实曾说,小说《人生》写出了大家心灵中最焦灼的那部分。电视剧《人生之路》则续写了这种焦灼。生活在交叉地带,剧中的主要角色在时间的凝定与突显中都经受了剧烈的精神阵痛。比如高加林,他是思想上的“城市人”,又是身份上的“农村人”,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和身份认同成了他心里最大的矛盾,也造就了他自卑与傲娇、自信与屈辱交织的矛盾心理。虽然他经历高考失败、乡村教师被辞退、县城通讯员被开除等一连串重击,然后回归乡土重新变成农民,他的个人理想并未止步,而是依靠一支笔到上海打拼,在世事洗练中实现了成长。
不光是男主角高加林,剧中其他人物也在成长视域不断探索。马栓连续三年高考落榜,但他最终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成为烧窑村的“土专家”;黄亚萍因父亲患病错过高考,却成为县里人人称赞的播音员,还不忘时刻练习自己的舞蹈技能;“陕北潮男”张克南当上了门市部主任……作家路遥曾经反复思考一个命题,“当历史要求我们拔腿走向新生活的彼岸时,我们对生活过的老土地是珍惜地告别,还是无情地斩断?”电视剧《人生之路》告诉我们,要对青春叩问,要对理想敬畏,要对岁月缅怀,还要不忘成长。(北京青年报,图片来自剧方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