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视界

《无间》《薄冰》热播,悬疑烧脑和青春化叙事的修辞引发讨论

“码大牌”之外,谍战剧“好看”究竟指什么

  《无间》与《薄冰》两部谍战剧接连开播,同期打擂。

  两部新作不约而同“码大牌”,以期先声夺人。不过随着两边进度条渐渐近半,班底的明面较量早就转向剧本的魅力比拼。均有实力派坐镇之外,两剧的突围起点相似——都想在主人公寻找信仰、确认信仰的征途上强化传奇性。沿途风景大相径庭——《无间》男主角陆风的信仰与情感前路都被迷雾深锁,与其说是谍战剧的步步反转,毋宁看成它是借了谍战外衣的悬疑恩仇录。《薄冰》充溢着养眼的青春气息,只是卧底尖刀直插日军机要,单是“主角光环”恐怕已经很难解释这出敌营调包计了。

  值得玩味的是,在两剧拥趸看来,玄之又玄的揭秘过程和险之又险的主角境遇,恰是《无间》和《薄冰》为了“更好看”“更传奇”的谍战故事而运用的修辞策略。只是,谍战剧终归是历史语境下的创作,为了“好看”“传奇”的修辞,究竟有无边界?

  是悬念的密布地,更应是逻辑的胜地

  《无间》剧情的主线其实并不复杂。陆风自小父母双亡,被军统高级间谍“闪官”抚养成人,留日受训后奉命进入76号特密组卧底伺机而动,一次任务受伤暴露,他成了众矢之的。军统、汪伪76号、日方势力的多面夹击下,陆风的逃亡路于是成了求索真相、勘破真相后投奔光明的绝境逢生。

  谍战剧素来是悬念的密布地带,其特有的题材允许创作者将剧情编设得百转千回。《无间》的导演编剧显然就热衷与观众斗智,为这个本质是弃暗投明的故事勾画了小径分岔的迂回路线。他们一再放出烟雾弹,让人在“破案心理”的激发下对“求真相”这件事欲罢不能。只是,追求反转、悬疑的过程中,剧本似乎忽略了细节逻辑的校准。邮轮上的一见钟情可以发生一次,匆匆三面便生死相依多少有些背离特工人设,更何况剧中陆风、花向雨、蓝冰、霍飞甚至沈啸一人一颗“恋爱脑”,情网风波搅动谍海生澜;看不见的操盘者固然是“好大一盘棋”的谋略注脚,可几次三番能远程精准定位陆风的行动线路,非当代高科技手段不能为之。

  真正的烧脑未必拥有迷宫般的叙事框架,但在剧情流畅、逻辑缜密、节奏自然的讲述中,观众依然猜不透人心的方向。《无间》倘若一开篇众人就亮出身份打明牌,少了迷雾打掩护,细节粗疏、爱情突兀的剧情还能不能引人入胜?答案可能不太乐观。

  是青春的热血成长,更应是历史与精神的真探索

  《薄冰》是全员搞事业的谍战偶像剧。

  说它专注主线谍战,因为它有热血青春:1943年的上海和重庆,特工陈浅双城行走,从一名卧底日本梅机关的军统成员,转变为中共隐蔽战线的战士,再到以秘密身份重回军统潜伏,阵营有转移,但青年人胸怀家国热望甘做“孤勇者”的那团火不曾熄灭片刻。它有结构清晰的任务动线:大目标为了阻止日本人在中国土地上找铀矿,分期目标里刺杀、找内鬼、卧底日方环环相接。它还有面貌清晰的群像呈现:海叔沉稳而睿智,余春羊冒进和内敛兼具,吴若男的性格底色里要强和自负可能只在一线之间,邱映霞精干,谢冬天奸猾,连警局边缘人大宝也活脱一副“摸鱼”人设。

  说它是偶像传奇,它有这些年高颜值谍战剧的通病:从搭档“貂蝉”刺杀日军的“吕布”,到“假死”脱身经受军统质询的特工陈浅,男主一贯丰神俊朗、头势清爽;工装和洋装是女主的双重身份外化,俏丽洋装自不待言,一身小伙计打扮的工装也被安排了工帽挑落、长发散开、旋转飞扬的俗套桥段。它更有神乎其技的剧情走向:只消看看男主角便可见一斑。名叫“陈浅”,此人一身本领根本深不可测。他武能飞索穿行杀敌于读秒之间,文是语言王者、深谙阅读人心,可以假乱真堂而皇之以日本特使身份行走江湖。若是深究剧本的核心设定——日本来华找铀矿,为的是制造原子弹,更是脱离实际历史的假想伪现实。

  从影视发展史论,中国观众的谍战影像经验太过丰富,谍战剧主创们确有创新之难。但更应看到,谍战剧的魅力不该局限在狭隘的创新,更不该走入“神剧”模式。谍战类型真正持久的迷人之处从来都在于内核:信仰与人性。在信仰的礼赞中,李侠在小阁楼里向延安发送临终告白时,几十年前拍摄的《永不消逝的电波》至今能和观众同频共振。在人性深处的描摹中,郑耀先的内心煎熬使得一部在2018年看来“朴素至极”的《风筝》,被观众反复咀嚼。

  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有此观点:“唯有历史与精神层面的真探索,才不至于让谍战剧在传奇化的叙事上陷入无水之源、无根之木的境地。真正让人回味的谍战经典,最终还是会落脚于信仰的铸成、历史的脚印。”于历史语境下的谍战剧而言,过分讲究“颜值”和“传奇”的拍法,终将是对现实主义创作的一次背离:它会引导观众误读英雄,误读斗争的代价。

  (文汇报)

  图片来自剧方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