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健康

骨质疏松“盯”上年轻女性

避免过度防晒,不提倡快速减肥,饮料少喝些

  这个“五一”假期,不到40岁的李女士因为腰酸背痛,错过了和朋友一起外出旅游的机会。她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她的腰酸背痛是骨质疏松引起的。骨质疏松不是老年病吗?李女士对医生的诊断反应非常强烈。无锡市中医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中医师周腊梅表示,以往女性50岁以上才出现骨质疏松,而近年来,发病年龄至少提前10多岁。

  30多岁妇女出现骨质疏松并非个例

  周腊梅介绍,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退化为特征,骨强度降低,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正常人的骨量在35岁达到峰值,以后骨量就开始逐渐丢失,但是这种进程是缓慢的。以往,女性50多岁绝经后会出现骨质疏松,这是因为更年期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急剧下降,降低了钙的吸收和利用率,使骨密度下降加快。

  骨质疏松是“静悄悄的流行病”,年轻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骨量不断丢失,患者就会出现腰背疼痛,身高变矮或驼背,甚至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又称脆性骨折。如今,门诊上,30多岁到50多岁之前查出骨质疏松的妇女多了起来。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后果,发生部位以椎体最为常见,女性一生发生脆性骨折的危险性为40%。尤其需要关注的是,脆性骨折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防晒减肥喝饮料,骨量丢得快

  周腊梅说,年轻人患骨质疏松,排除少部分人是因为疾病、药物等因素引起,多半是不良生活习惯所致。首当其冲就是防晒过度。有些年轻女性太阳还没起来时就去上班,太阳已经下山后才会下班,进了办公室的门几乎一天都不出来,也很难受到阳光直射,本来就日晒不足,还刻意做好各种防晒,把仅有的阳光都拒绝了,导致维生素D缺乏。

  夏季将至,一些年轻女性为了穿衣有型,更是从几个月前就开始减肥。与节食一起带来的是骨密度的下降,适当的脂肪组织能通过生化作用转化成雌激素,增加钙的吸收,促进骨的形成,防止骨质疏松,因此,减肥容易引起骨质疏松。

  喝饮料、特别是含糖的碳酸饮料,是会导致骨质疏松的。长期大量地饮用会影响到钙、磷代谢,造成骨代谢失调,会防止钙元素向骨骼沉积,进而造成骨密度降低、骨骼坚韧程度下降,长此以往就会引起骨质疏松。

  补钙补维生素D,还少不了晒太阳

  周腊梅介绍,如今很多人知道补钙,但是需要科学补充。食补方面,35岁前是骨质增长期,应通过合理饮食,多食奶制品、虾皮等含钙量高的食物,一些人也会通过钙片补钙。同时,应适量补充维生素D,光补钙不补维生素D是没有用的,钙仅仅是制造骨头的原料之一,还需要人体内的维生素D帮助其吸收和合成。在紫外线不是很强烈的上午10点、下午4点晒太阳最好。晒太阳前不宜吃芥菜、马齿苋、马兰头、无花果,以免引起日光性皮炎。35岁后,更应注意避免骨量丢失,定期查查骨密度,积极参加慢跑、球类运动等运动,有利于强健骨骼、沉积钙质。特别是办公室白领一族,要到户外每周运动2至3次。

  对已确诊骨质疏松或骨质疏松风险较高的女性患者,一定要尽快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除了坚持预防外,在充分补钙及维生素D的基础上使用二磷酸盐类抗骨质疏松药物,增加骨量,保持骨骼强壮,预防骨折。

  (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