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12日,市委常委会来到宜兴调研,就地召开会议听取宜兴市工作情况汇报,研究相关重点事项,审议通过《关于支持宜兴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的意见》。市委书记杜小刚率队调研并主持会议,市政协主席项雪龙等参加调研和会议。
宜马快速通道是锡宜一体化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以隧道形式下穿竺山湖,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建成通车。站在大堤上,市委常委会现场查看工程建设进展,详细了解宜兴对外通达、锡宜一体化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情况以及快速路网规划、“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等。
双氿三河滨水空间品质提升工程现场碧水荡漾、风光旖旎,绿植生境相映成趣,步道缓行惬意无限,一批高品质“网红”公共空间更是吸引市民游客纷纷赴点“打卡”。市委常委会实地查看项目建设成效,深入了解宜兴城市更新行动、各类新城和城市功能载体建设等情况。在陶都科技新城,市委常委会详细了解新城规划建设和双招双引等情况。
会议强调,立足新阶段、开启新征程,宜兴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抓住用好多重战略叠加机遇,敢为善为抓落实、勇挑大梁强担当,坚定不移加快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努力提升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显示度,为无锡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城市范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要以国际化追求强产业。坚持立足长远、紧抓当前,围绕“传统产业攀高峰、新兴产业成高原、特色产业建高地”要求,加快传统优势领域转型升级、兼并重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等步伐,继续深耕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推进跨境电商紫砂产业带集聚发展,综合用好市场化手段,不断抢占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要以国际化标准促创新。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突出增强科创硬实力和影响力,扎实推进面向国际的高水平科创载体建设,推出能够体现宜兴特色的地标性科创项目,“以投带引”吸引优质科创项目落地,依托建好用好“院士之家”“海归之家”等平台,聚力引入更多高端人才、青年人才来宜创新创业,推动宜兴成为环太湖科创圈科技创新的璀璨明珠。三要以国际化视野建城市。坚持着眼长远、适度超前,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为牵引,整体谋划、系统策划新一轮城市更新,全力推进盐泰锡常宜铁路、宜马快速通道、锡宜S2线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东氿新城提质、宜城老城更新、丁蜀城区创优、宜南山区开发,深化最干净城市、韧性城市、公园城市、青年发展型城市等建设,主动贴近青年需求、适应青年特点,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优化城市形态、增强城市功能,有效保障支持宜兴人才引进和人口导入。四要以国际化理念优环境。把环境建设作为城市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方面,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GEP管理体系建设、EOD模式推广等工作,全力争创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不断优化组织模式和商业模式,加快建设精品文商旅融合项目,合作共建旅游联盟、旅游专线、度假基地等,努力导入更多国际一流的教育、医疗、文体和康养资源,让宜兴更宜人、更宜游、更宜居。
(高美梅、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