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天下

女子被家暴后将母亲告上法庭:

有人认为我是个“不孝女”

  报警记录

  北京女孩婷婷今年23岁,是一名家暴受害者,施暴者是她的母亲。去年,她拿到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因害怕再次遭殴打,她于近日将母亲告上了法庭。

  她告诉记者,大约从三四岁能记事起,母亲就持续对她实施家暴。18岁那年,她因顶嘴遭到母亲铺天盖地的打骂后,终于鼓起勇气报了警。婷婷提供证据显示,她“自幼遭受家暴,情绪低落,自伤四年”,经北京市安定医院诊断为抑郁状态、睡眠障碍。

  法庭上,她主张母亲向她赔偿精神抚慰金5万元,停止对她的侵害。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民事判决书显示,法院对其诉讼主张难以支持,终审判决驳回上诉。

  婷婷告诉记者,她会提交再审申请。维权过程中,她认识了许多有同样经历的同龄人,他们会聚在一起,互相“舔舐”家暴带来的创伤。目前,他们正在拍摄关于反家暴的视频。“我想通过这个视频,引起社会对遭到家暴的孩子的关注。”婷婷说。

  父亲选择袖手旁观

  记者:可以讲述你的经历吗?

  婷婷:从3岁起,我就在被母亲家暴,其中不乏言语辱骂和拳打脚踢,只要她有一丝不顺心,我就会成为她的“出气筒”。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我大一军训期间,因患上急性胃炎被送回家。当时疼得已经神志不清,但母亲却仍然要我收拾东西,我顶了几句嘴,她就开始对我进行殴打。被殴打后,我鼓足勇气报了警。那个时候因为疼痛,我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只记得警察走后我呕吐了五次,最后是邻居阿姨把我送到医院治疗。

  记者:父亲呢?

  婷婷:父亲经常和母亲发生争执,吵完架,母亲会将怒火转移到我的身上,对我进行殴打。就像“踢猫效应”,当一个人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而在家庭里,父亲就像是一个“局外人”,即使我遭受母亲很严重的殴打,甚至用高跟鞋踹我,他的选择是袖手旁观。

  记者:父母平时是什么样的人?

  婷婷:父亲是北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生活、工作基本顺风顺水,可能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他对我的学业要求很严苛,其他事情几乎不放在心上。母亲是一个好强的人。她初中学历,对自己要求很高,与家里人发生争执时,却不能做好沟通和表达,通常不管不顾,先大哭大闹一通。在我看来,他们现在的关系疏远,在家一天都说不上几句话。

  制作反家暴视频,抵制“棍棒教育”

  记者:你手上的疤痕是怎么造成的?

  婷婷:长期遭受来自母亲的家暴,我抑郁到割腕自杀。上高中期间,我必须要进行每周一次的心理治疗。现在我的手腕上仍有当时自杀时留下的伤疤,不过,抑郁症已经好转很多了。

  判决书载明,法院认为,婷婷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母亲对其长期实施家庭暴力,亦不能证明其出现抑郁等身体不佳的状况系与母亲发生矛盾冲突所致。故法院对其诉讼主张,难以支持。母亲在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上欠妥,法院予以批评指正。法院希望双方重视亲情,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有效缓和家庭关系。2022年4月,我向法院申请到人身安全保护令,母亲却依然出言威胁,于是,我将母亲告上法庭。在法庭上,母亲仍然是一副随时会起身打我的表情,从她的脸上,我看不到一点后悔、愧疚,仿佛做错事的人是我。父亲的态度似乎有所缓和。尽管我们之间仍有摩擦,但我能感觉到他想要做出改变。

  记者:判决结果?

  婷婷:一审、二审都败诉了,但我不会放弃。我现在在做一个关于反家暴的视频,和我一同制作的小伙伴里有90%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家暴,他们都很热情善良,也很有能力。过程中,一些帮助过我的社区工作人员、公益组织负责人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如果能获得收益,我们也会将这些收益捐给正在遭受家暴、有困难的孩子们。

  记者:怎么想到要做“反家暴”视频的?

  婷婷:我曾在小学当了2个月实习老师,见到一个六年级的小男孩,因遭受家暴,上课总是走神。一次作文作业,30多个人的班,大概有4份作文就提到了家暴,有人写道:“因为听写错了一个词,父亲就抽他。”那段时间我很痛苦,仿佛幼年的伤疤被人揭开。

  我希望社会上的人能够关注到这些孩子。此外,很多父母意识不到所谓的“棍棒教育”,其实就是家暴,我希望他们能够看到视频,意识到这种教育是错误的。也希望那些遭受家暴的孩子主动维护自己的权益。

  正备战考研,想让自己变得强大

  记者:你现在还跟父母一起住吗?

  婷婷:我在上大四,与父母还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目前,正在备战考研,我想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记者:别人怎么看待你们的关系?

  婷婷:尽管我将母亲告上了法庭,调解员还觉得这只是一场普通的家庭矛盾,劝我跟我母亲和好。维权过程中,社会上似乎会默认一个观念,多数人都认为我是个“不孝女”,是我不该跟母亲“撕破脸”。

  记者:评论中,也有支持你的人。

  婷婷:有一位社区的工作人员,很年轻大概30岁,十分关注我的身心健康,也会和我闲聊,很怕我会因此想不开,专门为我预约了社区免费的心理咨询。他说自己幼年时也遭过家庭暴力,能共情我的经历。有段时间父母不给我打生活费,他知晓后第一时间联系上我父亲,让父亲给我打生活费。他还请来了当地司法所副所长,告知我父母家暴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严重性。非常感谢大家的鼓励和关心。

  记者: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

  婷婷:我喜欢看书,看书能让我在家里放松。我喜欢的一本书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我觉得自己跟主角的心路历程非常相似。得空时,我也喜欢动漫、化妆,现在这两个爱好已经成为我兼职赚钱的途径。(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