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宜兴梁祝文化研究持续推进

  本报讯 “全球范围的非遗保护工作,对保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人类而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7月12日,非遗专家、文旅部原驻澳大利亚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杨治在宜兴表示。当天,宜兴市华夏梁祝文化研究会重点工作推进会举行,杨治应邀为与会者作了《浅谈国际层面的非遗保护及其国际意义》专题讲座,对国际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其国际意义作了生动诠释。

  由江苏宜兴、浙江宁波、山东济宁、河南驻马店等四省六地联合申报的梁祝传说,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立于2002年的宜兴市华夏梁祝文化研究会为“梁祝传说”的研究保护、传承利用作出了贡献,与有关各方共同签署了《梁祝申遗宁波共识》《梁祝联合申遗宜兴备忘录》,是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贡献者,宜兴也因此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的“中国梁山伯祝英台之乡”荣誉。

  杨治在专题讲座上,对非遗名称定义分类及特性等内容做了深入阐述,与会人士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在此之前,杨治已经被宜兴市华夏梁祝文化研究会聘为顾问。

  宜兴市华夏梁祝文化研究会推动梁祝文化研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社会宣传和学术研究方面积累了丰硕成果。其中包括主持编纂小学版和初中版梁祝文化读本、开展“梁祝文化进复兴少年宫进校园”活动、实施培养“梁祝文化小小传承人”计划,不断丰富“梁祝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期实现活态利用,服务当代。在梁祝文化研究学术层面,宜兴市华夏梁祝文化研究会编著出版了《梁祝文化研究论文集——梁祝史实与传说考证专辑》,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专家、宜兴市华夏梁祝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路晓农出版了《历代梁祝史料辑存》《“梁祝”的起源与流变》等梁祝文化专著。这些研究成果对梁祝文化研究、对梁祝宜兴说的论证,增加了厚重的分量。(何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