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南京召开。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作出全面部署,结合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工作,动员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省委书记信长星作了讲话。
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江苏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决定》《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决议》,审议通过关于批准王晖、唐屹峰同志辞去十四届省委委员职务的《决定》。
全会强调,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我们擘画的贯穿“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迈上现代化新征程,必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按照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与时俱进赋予新的实践内涵。经济强,体现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现代产业竞争力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功能强。百姓富,体现在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富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环境美,体现在自然生态之美、绿色生产之美、人居环境之美交相辉映。社会文明程度高,体现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高水平、社会治理高效能。要与“十四五”规划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相衔接,按照定3年、谋8年、展望13年的思路,一笔一画、工工整整把美好蓝图绘制成生动实景。到2025年,科技创新、强链补链延链、农业现代化、现代文明建设、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走在“第一方阵”,营造更加充分的先行优势;到2030年,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制造强省、开放强省、网络强省、文化强省、农业强省、交通强省、体育强省、美丽江苏、健康江苏等基本建成,在各项事业上全面走在前、做示范;展望2035年,江苏将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强富美高”新江苏变为更加美好的现实图景,成为高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
全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10个具有牵引性的重点工作作出具体安排。聚焦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夯实基础研究根基,强化重大科技平台支撑,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完善区域创新布局,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聚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始终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着眼增强产业竞争力和话语权、提升产业安全和韧性、拓展产业覆盖面和价值端,下大力气强链补链延链。聚焦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聚焦社会主义文化强省建设,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把江苏建设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发展地、革命文化的重要弘扬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创新策源地,成为理解历史中国、认识现实中国、把握未来中国的重要窗口。聚焦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建立健全高质量人口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服务好“一老一幼”,进一步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让广大群众对民生改善更有获得感。聚焦美丽江苏建设,更大力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长江大保护和太湖治理作为重中之重,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探索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机制,率先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聚焦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研究制定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实施规划,把科技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为“一号工程”,深化“1+3”重点功能区建设,在重点领域推进更多引领性、标志性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真正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聚焦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更大力度稳外贸稳外资,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聚焦城乡基层治理,以提供人民群众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为追求,以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导向,以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为关键,以治理方式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为支撑,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聚焦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让江苏大地充满安宁祥和。
(中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