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晚报记者 陶洁/文、摄)久居“都市里的村庄”,谈村的居民其实已有数十年没有“自留地”的概念了。10月17日上午的第一批“幸福小菜地”抓阄,让28户居民代表得以重温“田园梦”。
仪式现场气氛热烈,经过简短的使用要求告知后,28户居民代表从村委工作人员准备的箱子里,陆续抓取号码确认菜地位置,随即他们前往春丰河沿岸的高岗菜地,认领属于自家的40平方米区域。
整片幸福小菜地位于谈村西侧沿河的一大片空地,总面积6000平方米,每块地呈竖条形,按照每块菜地40平方米计算,划分为150个“自留地”认领指标。所有“自留地”按照地块位置呈三段分布,中间是刚刚整理修建的水渠,“春丰河近在咫尺,但如果村民直接从河里取水灌溉,会有安全隐患,于是村里特地修了一条专门的灌溉水渠,方便所有种菜居民就近取水。”谈村党总支书记朱成平介绍。
“我们以前是农民,有耕地和自留地,土地拆迁后开始进厂务工,退休后搬到崭新的翻建房。如今房子前后都是花园,要是有片自留地种点蔬菜,重拾原来的耕种技能还能适度锻炼身体!”老李退休后住在花园式小别墅一样的翻建房里,独生女儿在上海成家,领取“自留地”后,他站在田埂上开心地跟女儿电话汇报,女儿在电话那头表示,“期待以后周末回家,能吃到最新鲜的原生态绿色蔬菜。”
当日,首批28户居民代表按照抓阄顺序,签字认领了属于自己的“自留地”。不想领取“自留地”的居民,则可以领取每年1200元的补贴,自由选择“种还是不种”的问题。从此前的村民代表大会上的讨论内容得知,目前有意愿耕种“自留地”的居民户数约占一半,谈村一共有211户居民,后续将分批推进“自留地”的耕种区域认领登记工作。
从谈村居民委员会获悉,第一批28户居民,因为平时房前屋后的洁美工作做得好,在以家庭为单位的“积分制”中得分靠前。“经过谈村物业评定的洁美工作先进代表,有先领取自留地的机会。”朱成平介绍,和土地出租成为对外开放的“开心菜地”不同,谈村居民“自留地”的使用权属于村集体范畴的一种福利,居民可根据意愿和邻居、本村亲友进行交换,种植时需遵照一定的管理规范,比如不能随意搭设棚架、不能随意施用有机肥料、不能闲置三个月以上等。
据介绍,今后,在洁美村庄榜单上位次居前、在最美庭院评选中表现优异的家庭,还将在年底获得丰厚奖励,鼓励大家持续“内外兼修”,让谈村这个大家庭文明厚植沃土,四季皆有花香美景,户户皆是美丽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