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慈善项目为大龄孤独症人士赋能

让他们更好地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本报讯(晚报记者 黄孝萍/文、摄)“把长长的枝干挑出来,会扎到手”,17日,在慧成儿童康复中心的生活技能课上,阿木和其他孤独症青少年一起学习制作香包。从去年开始,由无锡市慈善总会、无锡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发起的“星星向融——大龄孤独症人士居家关爱帮扶项目”开始尝试为这一人群融入社会提供帮助。

  绿绿的薄荷叶、紫色的紫苏叶和薰衣草,还有香香的艾青、丁香,五种香料需要孩子们一一装袋,再打个结……阿木跟着老师重复香料的名字,还会描述香料的特性。一旁的小航则是另一副模样,坐着坐着就不耐烦了,要趴在凳子上才觉得舒服。手工老师徐雯表示,上课时,有的孩子不听指令,甚至会突然跑出去,一度让她无可奈何。但在慢慢接触中,孩子们也在发生改变。

  本世纪初,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不少孤独症儿童被确认并得到及时干预。最近几年,这群孩子逐渐从特校毕业,面临着就业等各种新的课题。

  昊昊在这里上过课,妈妈林女士表示,孩子在3周岁时确诊孤独症。2021年,昊昊初中毕业,正值疫情期间,一时没地方去。得知这里有大龄孤独症人士居家关爱帮扶项目,林女士就把昊昊送了过来。经过多年的康复和融合,昊昊会自己坐地铁和公交回家,也会简单炒个菜,让家人感到很欣慰。

  卢女士表示,女儿很小就被发现了孤独症。女儿胆小,初中毕业后,她不敢让女儿外出。但天天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在这个帮扶项目中,女儿学会了很多技能。“制作了提拉米苏和各种小饼干,还出去义卖。”卢女士表示,看到女儿义卖时发光的眼神和自信的介绍,让她大吃一惊。“女儿在特校初中毕业前的那个阶段是我最焦虑的时候”,卢女士表示,大龄孤独症项目给了他们一些时间缓冲,让孩子能再学习一些技能,摸索一下未来的职业方向。

  据悉,无锡市慈善总会、无锡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发起的“星星向融——大龄孤独症人士居家关爱帮扶项目”,主要是面向15周岁至18周岁的大龄孤独症人士,周一、三、五开设全天候的课程,有绘画和音乐之类艺术疗愈,有足球、篮球之类的体育运动,还有烘焙、面点等各种生活技能的培训。项目会从人际沟通、社会技能、居家生活、社区生活等不同方面评估孩子的能力,并了解家长的需求。比如,有的家长希望孩子能理解空间方位或场所名称,或是使用社会接纳的方式与人打招呼或回应问候。

  慧成儿童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在寻找各种让孩子自食其力的机会。最近,正和一家企业协商,为孩子们提供实习机会,希望有人能从这里走出去,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