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天下

“变废为宝”手工课 别制造浪费

  变废为宝、废物利用……很多儿童手工制作课程都以“绿色环保”为主题,指导孩子们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制作手工作品,一方面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帮助孩子完成手工作业时,由于平时家里没有废品,家长不得不去购买“新材料”充当“废物”使用。

  旧口罩扎牡丹花

  十几个旧口罩没处找

  只得买包新口罩

  在各大视频平台上,教家长和孩子用废弃口罩做手工的教程不胜枚举。可是,笑笑妈看了一段教学视频后,感觉有点儿哭笑不得:“视频教孩子用旧口罩制作牡丹花,成品确实特别好看,但制作过程很‘费口罩’:先把十几个旧口罩用开水煮,晾干后再剪裁制作。结果准备材料就难住我们了。现在,用过的口罩都是即用即扔。到哪里去找那么多旧口罩呢?”因为孩子吵着闹着要做几朵“口罩牡丹”,笑笑妈只好买了整整一包新口罩,当成手工材料给剪了。

  记者注意到,很多用旧口罩制作的手工制品教程都很繁复,基本都不是一两个口罩就能做成的,往往要耗费少则两三个、多则十几个旧口罩。“我觉得这不是废物利用,而是在浪费物品。”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感受。

  废瓶子做牙刷架

  四个空瓶子找不齐

  去超市现买矿泉水

  前几天,乐乐带回了幼儿园老师留的作业——跟爸爸妈妈一起用废旧饮料瓶做一个手工作品。

  乐乐妈上网去搜了一下视频教程,笔筒、收纳盘、小花盆等做法五花八门,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用一两个瓶子就能做出来的。但凡有些“技术含量”的作品都要使用好多个瓶子:一个轨道滚滚乐,要用十几个瓶子剪裁后粘连起来,形成连续的轨道;用瓶盖制作的风铃,则要用绳子把十几个瓶盖穿起来……

  乐乐妈感到很为难,平时家里用完的瓶瓶罐罐都当可回收垃圾处理了,上哪儿一下子找十几个瓶子或瓶盖呀?她挑来选去,发现“牙刷架”用料最少——只需要4个瓶子。因为第二天就要交作业,乐乐妈赶紧去超市买了4瓶矿泉水,把水倒了,腾出瓶子给孩子做手工。

  用粮食拼贴宣传画

  每样只用一小点儿

  剩余杂粮都浪费

  “粮食画”是一种常见的幼儿手工作品,却让很多家长感到别扭。

  这种手工作品主要利用谷物、豆子等粮食天然的形状、色彩、纹路,拼贴成不同的人物、动物形象或故事场景。一幅画色彩越繁复,用到的粮食品种越多。比如:黑色一般用黑豆、黑芝麻呈现,黄色用小米或黄豆、玉米粒呈现,白色使用大米,红色使用红豆、红枣,绿色使用绿豆……

  “家里平时做饭只买大米、小米和面粉,顶多再备点儿红豆、绿豆,‘粮食画’的颜色根本凑不齐,只好去超市买一些杂粮回来。因为每种粮食只用一丁点儿,这些粮食又不能长期保存,只好一样抓一把。”苒苒妈说,粘完了“粮食画”,剩下的杂食基本也没什么用,都放到厨房的角落里,时间一长也就变成了厨余垃圾。

  记者采访中发现,很多“粮食画”都是主打节约粮食的主题。“这究竟是节约粮食还是浪费粮食呢?”很多家长质疑道。(北京晚报)